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宝宝去幼儿园后尿频总湿裤子,这种神经性尿频如何应对?

宝宝去幼儿园后尿频总湿裤子,这种神经性尿频如何应对?

2017-11-06 来源:儿童用药妙手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儿的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障碍,这是易患神经性尿频的内在原因。
  4岁的晶晶最近一段时间老是尿频、尿急,差不多每隔十几分钟就要上厕所,但尿量不多,某医生疑为尿路感染,但治疗一段时间后也总不见好。妈妈带孩子详细体检并无异常,尿液化验结果也正常。根据孩子的症状与多次尿液化验结果正常等情况来看,可诊为神经性尿频。神经性尿频是指小儿仅有排尿次数增多而无其它伴随症状的一种常见功能性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女孩多于男孩。
 
  神经性尿频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增加,其发病特点为尿频、尿急,排尿次数从每天5~8次增加到20多次,每次排尿只能解出50毫升左右,有时仅几滴,没有尿痛、发热等其它症状。睡眠后尿频消失,少数有遗尿。经尿常规、尿培养、尿路B超等捡查化验结果正常。
 
  神经性尿频事出有因
 
  小儿尿频并不少见,除了泌尿道感染外,神经性尿频是最常见的原因以精神因素为主。
 
  1.小儿的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障碍,这是易患神经性尿频的内在原因。
 
  2.当孩子受到惊吓或神经紧张时,易使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对刚入托、入学心理准备不足,被寄养给他人抚养,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死亡,以及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神经性尿频症患儿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
 
  3.对孩子排尿训练方式不良也会引起神经性尿频如长期给孩子用纸尿裤,使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自己控制尿的习惯;有的家长让孩子很长时间坐在尿盆上,边尿边玩,使孩子很难将坐便盆与排尿联系在一起,构成条件反射,造成孩子排尿紊乱;也有的家长每隔一定时间就强迫孩子排尿,结果造成孩子心理紧张,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如何对于小儿神经性尿频:
 
  发现孩子尿频时,首先要到医院检查。一旦被诊为神经性尿频后,家长不必惊慌,因本病完全可以治愈。
 
  1.心理疏导:家长应反复告诉孩子他是健康的,身体并没有毛病,不用着急、害怕,消除患儿的顾虑,鼓励他说出引起紧张不安的事情,给予安慰。不要因孩子尿湿裤子就打骂他们,以免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新入园、入学儿童,还要取得幼儿园学校老师的配合,多理解、安抚孩子,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游戏或其他活动中。消除患儿的不良心理因素,并鼓励患儿说出内心烦恼的事情。家长对孩子要耐心,不要打骂或训斥。转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对患儿要多理解,不可强行不让去小便,而是多加安慰,使患儿把注意力集中到别的活动上去。
 
  2.适当鼓励:家长应教会和鼓励患儿将两次排尿间隙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并记录每天两次排尿间隙的最长时间。当患儿有进步时马上适当给予奖励。鼓励将会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大部分患儿在治疗后数日内会神奇般地被治愈。
 
  3.必要时药物治疗:使用阿托品使膀胱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以此增加膀胱的蓄尿量,减少排尿次数。给神经性尿频患儿使用氯丙咪嗪治疗疗效较好,副作用比阿托品小,对膀胱也有以上类似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