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用药 > 幼儿服用泡腾片死亡:小心服药方法这个坑!

幼儿服用泡腾片死亡:小心服药方法这个坑!

2017-10-24 来源:医信妇儿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泡腾片内含泡腾崩解剂(小苏打),只起到帮助药物快速溶解的作用,常常设计为果味,更易于儿童、老人或吞服药丸困难者服用。
  近日,央视的纪录片节目《见证》——“药案寻踪”中播出了这样一个事件:一个仅18个月大的宝宝因感冒发烧,除输液治疗外医生还开了一盒“娃娃宁泡腾片”,母亲将直径约6mm的泡腾片给宝宝干服,导致宝宝窒息,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悲剧发生后宝宝家长说:“我们以前没用过这种药,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服用。”
 
  节目播出后引起众多关注,其实,该新闻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早在3年前即有报道,今天仍在引起热议可见儿童用药科普还需要继续努力:
 
  ▼气道异物——泡腾片也可致命
 
  在维C泡腾片的说明书上可以看到泡腾片需用水溶解后服用。有过使用经验的人一定明白,泡腾片需泡在水中,肉眼即可见药片溶解并产生气泡,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既然可以溶解即便干服或者卡在喉咙里也没有太大问题。实际上,这样是存在误区的。
 
  1.干服泡腾片与异物卡喉。从事件中可以看到,泡腾片直径约6mm,药片较一般片剂制作大。儿童气管较细,提高了异物卡喉导致窒息的风险。(关于异物卡喉急救法可见《五月婴孩被家人抠喉,最终死亡:小儿气道异物急救法必须掌握!》)
 
  2.泡腾片更易粘附于食道。由于口腔和食道中有少量水分,泡腾片可部分溶解,但当水分量不足以完全溶解时更容易依附于食道上,导致危险更易于发生。
 
  3.泡腾片产生大量气体刺激黏膜。泡腾片中含有泡腾崩解剂,直接口服可能在口腔及胃肠道迅速释放大量气体,从而刺激黏膜,造成意外发生。

  ▼关于泡腾片,还需要知道这些
 
  泡腾片内含泡腾崩解剂(小苏打),只起到帮助药物快速溶解的作用,常常设计为果味,更易于儿童、老人或吞服药丸困难者服用。目前泡腾片型药物有维C、板蓝根、阿司匹林、双黄连等。如果使用泡腾片类药物,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口服≠干服。很多药物说明书会表明“口服”,但口服不代表干服,用药前仍需仔细阅读药物用法,不可盲目想当然。
 
  泡腾片严禁含服、干服、直接吞服。特别是老人与儿童,需要在监护下服药。
 
  服用剂量应控制,维C泡腾片不可当糖吃。在维C泡腾片说明书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中都提到:需控制使用剂量,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坏血病症状。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即可获得维C,并不建议通过泡腾片对健康人群日常进行补充。
 
  服用时用凉白开或温开水溶解,现泡现喝。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或时间过长药物氧化失效。
 
  泡腾片的存储应遮光、密封、干燥保存。
 
  资料来源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