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孩子上课听不清或是得了中耳炎!

孩子上课听不清或是得了中耳炎!

2017-10-17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虹的父母感到不对劲,孩子因为个子高,从一年级起就坐最后一排,但几年来老是说上课听不清,老师以为是距离问题就不断地给她调座位,到了五年级必须得坐第一排才能听清。
  个子比较高的小虹一年级时坐在最后一排,可几年来小虹听力不断下降,到了五年级,已经要坐在第一排才听得清老师讲课。经过检查,原来小虹早就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现在已是中重度聋。
 
  专家表示,不要一味认为中耳炎只有化脓和发烧,分泌性中耳炎也是儿童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如果发现孩子反应差、听力下降应及时就诊。
 
  座位一调再调
 
  小虹的父母感到不对劲,孩子因为个子高,从一年级起就坐最后一排,但几年来老是说上课听不清,老师以为是距离问题就不断地给她调座位,到了五年级必须得坐第一排才能听清。
 
  父母不敢再耽误,带着小虹到耳鼻喉头颈专科医院检查,拿到的诊断书把他们惊住了:孩子患上分泌性中耳炎已有四五年时间,现在已是中重度聋。
 
  负责诊治的医生告诉他们,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延续8周,若8周后未愈即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并会进一步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等。小虹的情况已经是粘连中耳炎。因为一没发烧感染,二没流脓疼痛,父母一直没想过孩子听力会出现问题。好在经过积极治疗,小虹的运气不错,最终恢复了近六成的听力,只是她再也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清楚地听到声音了。
 
  哪种中耳炎容易被忽视?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副院长于锋至今对小虹印象深刻:孩子个子高,成绩也好,可惜患上分泌性中耳炎几年了都没有发现,最终成了影响一生的听力缺憾。
 
  于院长提醒,流脓不是中耳炎症的必然表现,当孩子表达出“听不清”,或者一些孩子不说话但有些反应差,家长就要注意是不是孩子的听力出现了问题,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避免耽误治疗。
 
  “如果是化脓性中耳炎,出现流脓的症状,很容易引起注意,不至于等到听力下降这么严重了才发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很特殊,它的鼓膜一般是完整的,炎症分泌的积液积聚在鼓室里不流出来,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但注意的话,分泌性中耳炎也并非没有症状,耳闷、耳鸣、疼痛,都可能是发生了炎症。这些症状发生在大人身上还好,感觉到不舒服了还知道找医生看看,但小孩子不会表达,对感觉感知也不清晰,即使有疼痛、耳闷,他也可能不说或不知道怎么说,疼了一两天等急性炎症下去了或身体习惯了,以为没事了,但其实炎症一直没得到解决,等到大人发现孩子听力下降才引起注意,通常情况已比较严重了。
 
  为什么炎症会引起听力下降呢?这里面有多重的原因。一个是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黏膜吸收,鼓室腔内形成相对负压,鼓膜凹陷,传导性下降,听力就减弱了;另一方面,炎症时有液体分泌,鼓室被积液浸泡,听骨的震动受到影响,听力也随之受影响;炎症进一步发展时,积液逐渐变粘稠,一旦引起听骨的固定,听力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宝宝得了中耳炎要怎么治?
 
  1、及时去医院
 
  宝宝得了发生中耳炎后一定要看医生,遵医瞩认真治疗,不能自行服消炎药而使宝宝未得到彻底治疗而留下隐患。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尤其是婴幼儿期的宝宝机体抵抗力低,中耳炎可以向附近器官扩展,如引起乳突炎甚至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因此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2、按医嘱治疗
 
  中耳炎主要治疗方案是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药物,常用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霉素等,要求剂量足够、疗程至少1周以上。其他尚有耳朵局部的处理措施,如清洗、引流脓液、耳用抗生素药物滴剂和少量耳用粉剂等。
 
  3、早发现早治疗
 
  中耳炎多数是能治好的,即在合理治疗和护理下能够完全痊愈,但如果发现太晚,不仅会出现刚才讲的感染扩散的危险外,由于治疗延误,还会遗留听力下降等问题。
 
  宝宝躺着哭或喂奶易得中耳炎
 
  专家指出,躺着哭或是平着喂的姿势都不利于孩子健康,甚至可能导致他们患上中耳炎。
 
  北京爱心家园育婴服务中心执行主任陈刚表示,宝宝平躺着哭时,眼泪和鼻涕很难顺利流出体外,再加上体内内压增大,因此眼泪鼻涕很容易堵到鼻腔和嘴巴里。而且,鼻腔的黏膜与耳咽管、中耳腔的黏膜相连,反复积蓄的液体很可能会流到耳廓里,与分泌物、脏东西聚在一起滋生细菌,导致耳朵发炎。
 
  “特别是孩子感冒时,免疫低,鼻涕也比较多,如果不加以注意,更易患上中耳炎。”陈刚说,家长在发现宝宝大哭并且眼泪鼻涕特别多时,最好将宝宝抱起来,轻轻拍打背部,方便眼泪鼻涕流出来,防止堵塞。
 
  在给宝宝喂奶时,也不宜让宝宝经常平躺着喝奶,否则奶汁很容易跑进鼻咽腔,经咽鼓管进到中耳,引发炎症。“抱着给宝宝喂奶时,最好让他的头稍微比身体高点,在床上时可以用东西把头垫高一点,角度最好掌握在45度左右,这样奶汁容易咽到肚里。”
 
  陈刚说,家长还应该注意,在宝宝情绪平稳的情况下喂他吃东西,吃完后将宝宝抱起来轻轻拍拍背部,帮助宝宝将胃内的一些积气排出来,使体内各通道保持通畅。
 
  如果发现宝宝鼻腔内有堵塞物,最好用棉签先将其清理干净,再喂宝宝吃东西,否则可能会导致食物呛到宝宝。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