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吃零食怎么办?
摘要:不合适地吃零食会影响食欲。零食吃得太多会使胃肠道内一直有食物滞留,使胃肠道不断蠕动并分泌消化液,这样就增加了消化道的负担,到了吃饭的时候,消化液分泌不足,使食欲降低。
在
厌食的孩子中,贪吃零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零食是儿童喜爱的食品,吃零食虽可增添生活的乐趣,但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较多的零食中营养不全面,如糖果、巧克力类主要含蔗糖,巧克力中还含有较多脂肪。膨化食品类,如薯片、虾条等,其成分为淀粉、植物油、味精、盐,为增加鲜味,还添加了较多味精。蜜饯类,主要含糖,其矿物质含量不如鲜果,维生素含量也不高。水果冻,含果胶、蔗糖,有些厂家还在其中加入防腐剂和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只有坚果类和水果类零食是含特殊营养素的食品,如花生、核桃、杏仁、松子、
木瓜、草莓、橘子、猕猴桃等,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其次,不合适地吃零食会影响食欲。零食吃得太多会使胃肠道内一直有食物滞留,使胃肠道不断蠕动并分泌消化液,这样就增加了消化道的负担,到了吃饭的时候,消化液分泌不足,使食欲降低。如果进食含脂肪较多的零食,胃排空较慢,也会产生饱腹感影响食欲。另外,饭前吃糖果或甜食,会使
血糖水平较高,不能刺激饥饿中枢产生饥饿感,也会影响食欲。而充气甜饮料会将消化液冲淡,影响其他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因此控制吃零食的数量、次数和时机对维持正常的食欲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我们怎样正确地引导孩子吃零食呢?我们不是一概反对吃零食,我们反对的是贪吃零食,所谓贪吃,就是指吃得量太多,吃无定时,无选择地吃零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
食品安全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提出吃零食的五大原则:①新鲜的、天然的才是最好的。奶类、蔬果类、坚果类零食既好吃又有营养,少年儿童可以多吃。②吃零食不能影响正餐。孩子吃零食不要距离正餐太近,中间至少相隔1.5~2小时,每天食用零食的次数应该控制在3次,且量不宜过多,睡前也不应吃零食,否则不利于消化吸收及睡眠,还增加了患龋齿的危险。③避免无意识吃零食过量。不在聊天、看电视时吃零食。④少吃油炸、过甜、过咸的食物。油炸食品含有较多的脂肪,会增加肥胖的危险;过甜的食物残留口中会增加患龋齿的危险;咸味过重的零食会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的危险。⑤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饮料。含糖饮料营养含量低,能量及糖分高,不仅易引起儿童超重和肥胖,还会腐蚀孩子的
牙齿。而酒或含酒精饮料对孩子的心、脑、肾、肺等器官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还会影响记忆力和学习成绩,因此,要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
在家庭管理方面,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不吃不健康零食,更不要主动购买不健康零食。家中零食不要摆放在显眼的位置,更不要在看电视的时候提供给孩子小食品。对于已经习惯吃零食的孩子,家长要积极给孩子提供新鲜的坚果、水果类健康食品,引导孩子品尝食物的天然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