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狂犬疫苗,你了解多少?
摘要: 说人话就是——如果你被狗狗、猫、蝙蝠咬伤、抓伤的话,那就需要警惕狂犬病;如果是耗子、兔子,那就不要紧张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豢养小动物的家庭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养猫猫狗狗的占到了大多数,而在平时的生活里面,和这些毛孩子们玩耍时发生误伤的几率也不算太少,这就使得我们经常需要面对“
狂犬病”这一问题。那么,关于“狂犬病”,“狂犬病
疫苗”,“狂犬病免疫
球蛋白”,我们再来做一次详细的了解吧。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于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
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种类型,2/3为狂躁型,这种大多是由犬只传染,表现为意识模糊、
恐惧痉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3为麻痹型,这种大多由吸血蝙蝠传染,表现为意识清楚,但是存在进行性、上升性、对称性麻痹,四肢软瘫、感觉障碍。除此之外,狂犬病患者一般般有高热、叩诊肌群水肿(常见胸部肌群、三角肌以及大腿肌群)和尿失禁。
目前,狂犬病发病之后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死亡率几近100%。
2、狂犬病的易感动物有哪些?
狂犬病在自然界的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以及翼手目动物(蝙蝠),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此外,美国CDC指出,啮齿类(尤其是小型啮齿类例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很少感染狂犬病,也并没有发现此类动物导致人间狂犬病的证据。
说人话就是——如果你被狗狗、猫、蝙蝠咬伤、抓伤的话,那就需要警惕狂犬病;如果是耗子、兔子,那就不要紧张了。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是和蝙蝠有接触的话,即使并没有肉眼可以看到的损伤,也需要引起警惕并且积极处理,这是因为蝙蝠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有可能很细微,以至于我们很难察觉。
3、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为了保护我们,对于狂犬病的预防分为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两种。
暴露前预防也就是指如果我们会频繁、持续暴露于狂犬病病毒危险环境之下的话,建议提前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以便提前产生抗体。
需要进行暴露前预防的人群有: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涉及狂犬病病人管理的医护人员、狂犬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兽医、动物驯养师以及经常接触动物的农学院学生等。
此外,如果你打算到狂犬病高危地区旅游的话,或者是居住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话,都建议进行暴露前免疫。
至于暴露后预防,这个就很好理解,也就是我们被可能会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哺乳动物咬伤/抓伤/发生暴露后,需要及时进行疫苗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