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多久能好?会自愈吗?
摘要:婴幼儿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有呼吸道感染时尽量不出门,流行季节少串门,不到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活动。父母感冒时应尽可能少接触年幼子女,接触时应戴口罩。
在我主管的肺炎患儿当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因为该病辗转了三家同等级别的大医院,五天用了三种抗生素的孩子。
孩子的父亲对我说,之所以频繁换医院,原因很简单,就是感觉治疗效果不好,所以想换个医院看看。
家长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他却不知道,在短短五天时间里,孩子的肺炎不可能被完全治疗好,而且频繁更换抗生素更是孩子肺炎得不到很好控制的原因之一。缺乏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加上不良的就医心里,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受害。
我听一个在日本学习的同学介绍,日本的妈妈养育孩子以后,会到专门的
育儿学校专修《
儿科学》。在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要想做孩子的好父母,一定要主动掌握一些基本医学常识和看病的技巧,即便这些都做不到,也要向就诊医院的儿科医生主动询问孩子疾病的情况。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有病乱投医的现象。
肺炎,按照解剖学分类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三种。儿童常见的是支气管肺炎。下面,我给家长讲讲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治疗情况。
孩子得了支气管肺炎,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孩子肺部发炎了。孩子得了肺炎,早期很像感冒。比如,发高烧,食欲减退,
咳嗽,腹泻等,所以非常容易被家长忽视。如果按照感冒治疗效果不好,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个症状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迅速带孩子去医院就医。这些症状是:咳嗽加重,出现气喘,高烧不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口周发绀,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
引起孩子支气管肺炎的原因非常多,除了我们知道的细菌、病毒以外,
支原体、霉菌、结核感染、异物吸入、过敏等都会引起支气管肺炎。所以,肺部发炎,通常是需要住院治疗的。住院后医生要给孩子做一些化验,这是为了鉴别诊断,防止误诊和误治。
有些家长得知孩子患了肺炎以后,不愿意住院治疗,认为在门诊打打消炎针就行了。我建议家长,万不得已,不要这样做,这样做,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住院与门诊治疗最大的区别是,住院治疗相对比较正规,不容易误诊,有专门的大夫管理,可以连续观察病情和用药情况,如果治疗不顺利,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门诊每天都换大夫,治疗的连续性不好。
(1)、室内空气新鲜
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整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2)、少去公共场所活动
婴幼儿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有呼吸道感染时尽量不出门,流行季节少串门,不到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活动。父母感冒时应尽可能少接触年幼子女,接触时应戴口罩。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加强锻炼,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多晒太阳,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户外活动时,注意适当增加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