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孩子尿床是肾虚吗

孩子尿床是肾虚吗

2017-09-08 来源:小儿遗尿门诊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医认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主水,主纳气,生髓、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其志在恐、在惊。
  来看尿床的家长,经常会问道到孩子尿床是不是肾虚,检查一下肾吧,别是肾出了毛病。
 
  其实情况这样子的。我们平时所说得肾虚的“肾”和要检查的“肾”,不是一个“肾”。
 
  肾虚的“肾”是中医的名词术语,要检查的肾是西医学解剖学上的肾脏。
 
  中医的肾与西医不同,中医所说的“肾”,不仅指解剖学上的脏器,而是指以解剖学上的肾为代表的多个系统功能的集合,涵盖了西医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的部分功能,包括了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水液代谢以及精神情志等多方面的功能。
 
  中医认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主水,主纳气,生髓、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其志在恐、在惊。
 
  肾虚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
 
  肾阴虚是指由于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中医临床称为肾阴虚证。多由久病耗伤,或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证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咽干颧红,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临床表现: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强易举或阳痿、遗精,妇女经少经闭肾阴虚;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少年白发、梦呓磨牙,尿频,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中阴精,是一身阴液的总源。阴精亏损会引发各种疾病,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消渴(糖尿病)等。
 
  肾阳虚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症侯。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馅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临床表现:肾阳虚的临床表现有多个方面,如: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等;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小腹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遇寒则甚,遇热则缓;须发易脱落、早白;形体虚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则色青白无光或黧黑。
 
  遗尿症的中医辩证
 
  祖国医学认为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反复发生无意识排尿行为,每周超过一定次数,持续至少3个月。中医又称“遗溺”、“尿床”。本病以虚证居多,实证较少,病位在肾与膀胱,总的治则为温补下元,固涩膀胱,采用温肾阳、益脾气、补肺气、醒心神、固膀胱等治法。但也不完全都是虚症,也有肝经郁热的实证、心肾不交的虚实夹杂证。
 
  下元虚寒、肾气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藏真阴而寓元阳,下通于阴,职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津液之腑,小便乃津液之余。小便排泄与储存,全赖于肾阳之温养气化。若小儿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水道,而为遗尿。
 
  症见: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形寒怕冷、腰膝酸软、下肢无力,智力欠佳。
 
  治则:温补肾阳,固摄止遗
 
  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肺主一身之气,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脾属中土,性喜燥恶湿而能治水。脾肺功能正常,方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若肺气虚弱,治节不行,气虚下陷,不能固摄,则决渎失司,膀胱不约,津液不藏;若脾气虚弱,不能散津于肺,水失所制。肺脾气虚,则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致使无权约束水道,则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
 
  治则:补中益气,固涩小便
 
  症见:尿频而量不多,经常小便自遗,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常自汗出、纳少。
 
  肝经湿热、火热内迫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利三焦,疏通水道。若肝经湿热郁结,热郁化火,迫注膀胱而遗尿
 
  症见:遗出之尿,尿量不多,尿味腥臊、尿色较黄、性情急躁、梦语齿介齿、尿量较少
 
  治则:平肝清热
 
  心肾不交证
 
  以夜间遗尿为主,夜寐难醒,五心烦热,性情急躁,活动过度,多动少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形体消瘦,夜卧不安,多梦、呓语,易哭易惊,夜间多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或脉沉细数。
 
  治则:清心滋肾,安神固脬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