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众多父母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总是不爱吃饭、腹涨、腹泻、腹痛、晚上哭闹、体质消瘦、感冒、咳嗽,吃药打针不出根?其实这都是食积、虫积在作怪!中国儿科专家指出孩子食积、虫积乃百病之源,在治疗婴幼儿童疾病时,应首先排除食积、虫积病因才能事半功倍!
很多家长总是生怕孩子吃不饱、不够营养,每顿都会像填鸭一样喂养饮食尚不能自控的宝宝。结果,反而加重宝宝脾胃的负荷,损伤脾胃,导致孩子消化不良,久则成疳积。“面对厌食的孩子,很多家长则寄望于各种开胃药物或保健品,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不当的喂养方式令宝宝生积。如果不改变填鸭式的喂养方式,再多的开胃药也无济于事。”此外,当发现宝宝胃口差、口气重、大便不通、睡眠不安时,很多妈咪都认为宝宝“上火”了,于是又凭经验经常让宝宝喝凉茶。殊不知,常食寒凉之物更加损伤宝宝稚嫩的肠胃,加重疳积之症。
小儿总是不想吃饭大多是患了中医所说的疳积(又称“生积”“积食”),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症。导致小儿生积的原因很多,小儿脾胃消化功能未成熟健全、家长喂养不当、滥用抗生素等都是致病因,皆会引起小儿消化不良,出现厌食,免疫力下降。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携手健康网专家表示:积食不是小问题,它不仅增加宝宝肠、胃、肾脏的负担,还可能给这些脏器带来疾病。因此,需要父母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什么原因导致食积、虫积?】
小儿食积中国临床研究,存在三个病因:
l、饮食过快,暴食暴饮;
2、饮食过多;
3、多食生冷、肥甘食品:
三者有一种原囚都可引发食积病症。食积的症状:小儿厌食、不爱吃饭、消化不良、腹涨、腹泻、腹痛、面黄肌瘦、多汗乏力、睡窝不安、磨牙、易感冒等。食积的危害:食积症状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胃积形成胃积热:
1、胃积热攻到脾,舌苔白厚,引起脾虚导致腹泻、消化不良、吸收不好;
2、胃积热攻到肠,舌首黑燥,引起腹涨,形成肠痉孪、痢疾、下垂;
3、胃积热攻到肝,舌苔黄厚燥,引起情绪急噪,好动,晚上12点到4点轻者不睡觉,重者哭闹,恶心不想吃饭,只吃生冷零食;
4、胃积热攻到肺引起易感冒,咳嗽、气喘造成过敏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抵抗力差:
5、胃积热攻到心,引起舌尖边红燥、花舌苔、口腔溃疡;
6、食积攻到肾,舌答光滑,头发焦黄,打溜,面口无光泽,体制消瘦,多汗乏离,身体娇小。食积的市场:婴幼儿童食积,被中国儿科专家称为百病之源,一般30一60天发病一次,病因是当今社会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宠爱,营养过剩,零食过多,随心所欲,导致86%的6个月一6岁的孩子患有食积,定期消食积是中国祖传卜来的育儿习惯。
【积食宝宝的表现】
如果宝宝有了下列表现,那就是就是患了积食: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2、所谓食不好,睡不安;3、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4、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5、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又厚又白,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四套方法何对付宝宝积食】
1、饮食疗法
【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2、按捏疗法
捏脊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揉中脘】
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摩涌泉】
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登30-50下,每日两次。
药物疗法
【小儿化食丸】
当宝宝贪食受凉后,引起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时,可服用小儿化食丸。
包装:每丸1.5g。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当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喉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时,可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包装:每支10ml。
用法:小于1岁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1-2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4岁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5岁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二岁以上的宝宝可直接饮服
观点:小儿积食,预防为主
提醒:
1、帮助您的宝宝调整好饮食结构。给孩子安排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
2、七分饱,有益于健康。无论是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反而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小儿的身体。
3、经常吃点保和丸。孩子“没有内热,不得外感”。只要孩子大便通畅,消化功能好,能吃能拉,免疫力就会增强。保和丸里面有神曲、山楂、茯苓、连翘、陈皮、莱菔子(萝卜子)等,是一种很便宜的消食导滞药,还有清热作用,适合饮食过度或消化功能不好造成的厌食、便秘等。给孩子使用的方法是,便秘明显时连续吃一段时间,不明显时偶尔吃。这样调理半年下来,孩子大便通畅,胃口好了,体质明显增强。
4、发烧少用抗生素。感冒发烧80%~90%都是病毒感染,不需用抗生素,而且用了也没用。很多孩子,越输抗生素,免疫力越低下,感冒一场接一场,还容易合并细菌感染。
5、加户外活动量。现在孩子缺乏的是阳光和空气,所以带孩子玩耍一定要到户外,散步、跑步都行。没有时间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报个游泳班、跆拳道班,小女孩可上个舞蹈班。综合上述调理方法,相信孩子体质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