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什么是抽搐症,抽动症跟多动症是不是一回事?

什么是抽搐症,抽动症跟多动症是不是一回事?

2017-09-07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儿童抽动症则是以肌群抽动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儿童多动症绝无抽动的表现,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
  抽动症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动作,影响部位及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最多见的是一种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群肌肉或数群肌肉的小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呲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转动躯体、甩动手臂等运动性抽动,也可为类似咳嗽声、清嗓声等发声性抽动。一般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在某一个时期内常以同一个症状为主,有时可转换为另一群肌肉的抽动,即症状的变化性。患儿常伴有多动、注意力集中困难、睡眠差等心理问题。
 
  抽动症跟多动症是不是一回事
 
  两者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均不相同,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必须加以区别。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其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和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从婴幼儿期即表现为易兴奋、睡眠差、喂养困难等,年龄渐大,活动明显增加,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钮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缺乏控制能力,好与人争吵,容易激动;不听话,不讲道理,无礼貌,不避危险等。
 
  儿童抽动症则是以肌群抽动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儿童多动症绝无抽动的表现,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儿童抽动症的病程可呈短暂的或慢性,有的甚至持续终生。短暂性的抽动一般不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及,慢性的抽动可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及导致适应障碍。
 
  一般来说,儿童抽动症具有连续性。暂时性抽动障碍可因病程持续而发展为慢性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约有半数患者首发症状为简单运动抽动,经过数日或数月后呈现抽动秽语综合征。另外,暂时性抽动障碍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服用兴奋剂之后易出现抽动秽语综合征并可影响儿童学习成绩。
 
  在儿童的神经专科门诊,医生经常会遇到一部分家长带着很小的孩子过来求诊,说孩子十分好“动”,总是坐不住,眨眼、吸鼻子、咬嘴唇、摇头、甩手、踢腿、清嗓子等“怪动作”频发,这些动作每天要做上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通常不影响智力,但小一点的孩子可能会遭到嘲笑,大一点的孩子或导致社交障碍。
 
  这样的情况,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部分患儿还伴有注意力障碍、社交困难、情绪障碍、强迫症、学习障碍、不服管教、秽语等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然而每每医生告知家长孩子患上了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家长的反应大多是难以置信:我的孩子那么小,怎么会有心理问题?
 
  提到童年,很多人脑海里都会蹦出“无忧无虑”这个词。但是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达6~22%,估计约为3000万人左右。很多儿童碰上解不开的心结,往往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们不会说“我不开心”“我很焦虑”,而是通过不停乱动,拼命哭闹,或者坐在那里不理人、不听话、胃口很差、做噩梦、尿床等行为表现出来。严重的就可能出现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抑郁、焦虑症等病症。
 
  家庭、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这些情况可能诱发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发病
 
  1、家庭不和睦。
 
  2、家长对小孩管教过严。
 
  2、儿童学习负担过重。
 
  3、不适应集体生活、不善交友。
 
  4、自我期望过高。
 
  5、长期焦虑不安、受惊吓。
 
  6、家属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
 
  我科曾接诊过一位7岁的小女孩,两年前她被确诊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通过药物治疗后控制良好。今年九月份,小女孩的妈妈花费了很大的人情和财力将她送入了一所当地有名的小学,小女孩觉得学业压力很大,经常写作业写到晚上十点钟,还是不能按时完成,渐渐的小女孩开始出现了不愿上学、哭闹、不写作业、上课不听讲、不开心等表现,还常常腹痛、头痛,近两个月小女孩出现了频繁眨眼、咬嘴巴、喉咙里“喝喝”发声的症状,但是一到节假日上述症状就可以明显自行缓解。显然,这个小朋友的状况就是心理压力过大所致,需要及时疏导。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