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手足口病 > 什么是手足口病?幼儿手足口病危害?

什么是手足口病?幼儿手足口病危害?

2017-09-0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主要感染对象,其中多半病例发生在2-6岁的儿童中,多发的原因与这类人群个人卫生习惯差、机体免疫力低等因素有关。
  传染源有:患者皮肤、粪便、唾液、带有病毒的接触物等。
 
  传染原因:手足口病患儿相互感染或交叉感染。
 
  辨别手足口病
 
  首先,是红疹所出现的部位。手足口病的红疹顾名思义一定是长在手、足和口上的,而且这些部位的红疹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现的。“手足口病的红疹不会光出现在四肢上,患儿的舌下、口腔黏膜、咽喉部都会出现类似症状,而水痘则主要出现在患儿的脸上。”
 
  其次,手足口病的红疹是一些薄壁的水疱,而幼儿出水痘时所长的水疱壁则相对较厚。
 
  第三,手足口病的水疱一般有米粒或绿豆样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无明显瘙痒感。
 
  口病疫情已经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传染病疫情之一。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最为严重。
 
  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主要感染对象,其中多半病例发生在2-6岁的儿童中,多发的原因与这类人群个人卫生习惯差、机体免疫力低等因素有关。
 
  重症病例病情重,发展快,一旦发展至危重症,病死率高。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吸入含病毒的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皮疹疱液等向外界传播。
 
  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经吸入病毒污染的空气(飞沫)、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发烧,手、足和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口腔可出现溃疡,影响孩子进食。少数病例可出现手足发凉,肢体抖动、抽搐、肌无力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性、血压下降,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温馨提示】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患儿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只有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危及生命。
 
  为保障孩子的健康,请家长要求孩子多休息,适当加强营养,以流质及半流质食物等为宜,做好口腔卫生,防止过度疲劳,随时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如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高烧持续不退;精神状态差,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嗜睡,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