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急救 > 如何治抽动症

如何治抽动症

2017-08-28 来源:上海六一儿童医院、中医儿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儿童开始的抽动表现可能是由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比如眼中有异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动症状,日久形成了习惯。
  一、什么是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期的运动性或发声性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例如频繁地眨眼、做怪脸、摇头、耸肩、做出咳嗽声、清嗓声等。现在多主张把病程在1个月到1年者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病程在1年以上的称为慢性抽动障碍,在慢性抽动障碍中,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应不同时出现。该病发病率约为1%~7%,有报告达4%~23%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4:1。一般可短时间内自愈或经治疗而愈,顽固者可延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
 
  二、抽动症的病因有哪些
 
  1.遗传
 
  患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到障碍的患者较多见。
 
  2.体质因素
 
  某些神经精神类型的儿童易发生本病,比如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因此推测儿童抽动症与儿童本身的体质因素有关。
 
  3.心理社会因素
 
  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例如对学习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小儿产生矛盾心理,抽动行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另外,过分限制儿童的活动也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4.行为因素
 
  儿童开始的抽动表现可能是由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比如眼中有异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动症状,日久形成了习惯。
 
  5.其他
 
  某些突发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脑部的轻微损伤也可成为诱因之一。有人认为该症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过性不良习惯。
 
  引起抽动症的原因有哪些
 
  颜泽明主任指出:抽动症是因为大脑神经递质多巴胺分泌过度引起的。分泌过度将导致神经突触受体超敏,引起效应细胞反应活动过度、运动神经系统紊乱,产生肌群不自主抽搐等症状。
 
  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抽动秽语综合症患儿家族中患抽动症和抽动秽语综合症的发病率为10%-66%。
 
  2.围生期损害:如产伤、窒息等因素可能与本症有关
 
  3.难产、早产、剖腹产所致的小儿颅脑外伤或缺血、缺氧。
 
  后天因素:
 
  1.其他因素:如突发的疾病、癫痫、外伤、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消化不良、过敏等。
 
  2.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
 
  3.精神因素:忧伤、惊吓,情感激动,长期焦虑不安,学习负担过重,受惊吓、看惊险小说、电视及刺激的连环画等。
 
  4.家庭社会因素:由于家庭生活事件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婚、亲人死亡等影响,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注:抽动症属于慢性疾病,是不会自愈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的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及时针对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增加后期治疗难度。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