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我的孩子不是玩具,请不要随便逗弄TA!

我的孩子不是玩具,请不要随便逗弄TA!

2017-08-11 来源:康优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恰逢亲戚朋友来家中做客,表姐很小便外出念书,跟这些亲戚难得见上一面,更没什么共同话题,在父母的介绍中挨个打了招呼,寒暄几句,便将孩子交给表姐夫,跟着母亲到厨房打下手。
  国庆长假,小优的表姐带着3岁的小侄儿回了趟老家,本以为会玩上好几天,没想到第三天便气冲冲地带着孩子回来了。
 
  一问究竟,原来是“逗宝宝”惹的祸。
 
  恰逢亲戚朋友来家中做客,表姐很小便外出念书,跟这些亲戚难得见上一面,更没什么共同话题,在父母的介绍中挨个打了招呼,寒暄几句,便将孩子交给表姐夫,跟着母亲到厨房打下手。
 
  没过一会儿,就听到客厅里传来儿子的哭声。探出头一看,儿子扑在老公怀里抽噎着,老公哄着孩子一脸尴尬,旁边站着不知哪家的婶子,看见她出来,双手一摊,表情讪讪地:“哎呀!这孩子认生,不肯叫人,也不给人抱呢......”
 
  表姐猜到原委,心中不快,却也不愿拂了父母的面子,便挂起笑脸出去打圆场,把孩子抱到一旁哄着,垂下眼梢,装作看不到那婶子撇下的嘴角......
 
  酒足饭饱之后,饭桌上一时冷场,想是无话可说,有的亲戚目光便放在了活泼可爱的小侄子身上,小孩子忘性大,跟人熟了之后嘴甜一口一个叔叔伯伯,哄得大人哈哈大笑。于是,一个远方的舅舅就开始逗弄孩子。
 
  “轩轩(侄儿小名),舅公这里有好喝的,要喝不?”
 
  侄儿很高兴,小孩子哪懂什么陷阱,什么开玩笑,傻傻地凑过去。表姐原本以为给儿子喝的无非是豆奶之类的饮料,没想到孩子一下子呛咳起来,小脸涨得通红,眼泪哗啦哗啦地流,抱过来一闻,浓烈的酒精味,气急了站起来吼道:“怎么能给小孩子喝酒呢?!”吼完,抱着孩子就回了房间。
 
  当天晚上,轩轩酒精过敏全身起红疹送了医院,等孩子情况好转,表姐便带着小侄儿回来了。
 
  “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让妈妈给你生个弟弟好吗?”
 
  “有了妹妹,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
 
  “哎呀!这小孩儿胖乎乎地长得好像小猪”
 
  ......
 
  这些常见的“逗小孩”的句式有没有很熟悉?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来家中做客,茶余饭后就喜欢逗弄孩子,问一些自以为有趣,其实迷之尴尬的问题。哪怕到现在,小优每年春节回趟老家,面对那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依然嗫喏着不知道怎么该怎么叫,被长辈叫过去,礼貌地笑着,挨个挨个打招呼,年年如此,循环往复。
 
  换做以前,小优可能觉得表姐的有点小题大做,不顾大局,但是在加入康优宝贝团队之后,学习到很多育儿知识,再想想之前看到的一些新闻,不禁有些反感这种中国式“逗小孩”的陋习!
 
  中国式“逗小孩”:幼儿被灌酒致残致死
 
  1、在广西发生一起悲剧事件,二伯在逗弄侄子小思(化名)时,竟然给年仅2岁的小思灌了一两自酿米酒,导致小思呕吐、抽搐、脸色发黑,醒来后变得痴痴呆呆连妈妈都不认识了。医生表示小思变痴呆是因为酒精中毒,继发性脑损伤。
 
  2、四川攀枝花同样发生了令人唏嘘的悲剧:父亲王某带着2岁的儿子小林(化名)到朋友家赴宴,在用餐过程中,王某的3名朋友逗小林喝酒,结果小林真的喝下了二两白酒,昏睡不醒,最终因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无效身亡。
 
  在广西和四川发生这两起和孩子喝酒相关的悲剧事件,都是因为长辈逗小孩喝酒,结果一个小孩继发性脑损伤,另一个酒精中毒抢救无效身亡。事发后有人指出,悲剧的背后除了相关法律监管缺失,更是“中国式逗小孩”陋习作祟。有媒体在网上做了随机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周围有小孩被大人灌过酒。
 
  调查显示,最常见的“逗小孩”做法是对小孩说“妈妈不要你了”(38.14%);
 
  排在第二位的是不熟悉的人亲小孩或者摸小孩的脸(16.1%);
 
  紧随其后的是问小孩“爱爸爸还是爱妈妈”(14.83%)。
 
  而把小孩举起来抛和对小孩说“让妈妈给你生个小弟弟/小妹妹”也是受访者最常见到的“逗小孩”做法;
 
  另外,选择弹男孩“小鸡鸡”和“逗小孩喝酒”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4.66%及4.24%。
 
  最遭讨厌的“逗小孩”方式是哪种?弹男孩“小鸡鸡”选择比例达31.36%。“逗小孩喝酒”则排在第二位(19.07%),对小孩说“妈妈不要你了”这种吓唬小孩的做法是受访者第三讨厌的方式(18.22%)。(数据来自广州日报)
 
  有些人可能满不在乎,灌酒这种行为是过分了,小孩子那么小知道什么呀,玩笑也开不得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妈妈刚生了二胎男孩2个多月,大宝是个女孩才7岁,一天中午家里只有妈妈和两个孩子。当妈妈要进厕所,让小姐姐帮忙带一下小宝宝时,没多久听到窗外“轰”的一声,随即听见女儿的惊叫声,妈妈从厕所出来跑到阳台,随即狂奔到楼下,看到小宝的尸体时瘫倒在地嗷嚎大哭。
 
  原来是大宝将二宝从8楼丢了下去,二宝当场没有了生命迹象。后来找到直接导致悲剧的导火索,是当天早上大宝到邻居大妈家跟她的孙子玩时,大妈说了一句无心的话:“你妈妈生了弟弟,不要你了!”小女孩当场脸色刷白,整个早上都闷闷不乐,没想到中午就出事了。大妈说当时也没什么目的,只是为了好玩。
 
  要知道,年幼的孩子虽然还不懂事,但也是十分敏感单纯的。对于熊亲戚们恶作剧式的开玩笑、贴标签,孩子往往会信以为真,感到惊慌甚至哭泣。即使后来向他们解释清楚,他们也会觉得被欺骗,被戏弄和不被尊重,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受到伤害。可能会变得不敢相信别人,对周围的人也充满提防,不利于今后的人际交往。
 
  小优的好闺蜜小时候长得胖嘟嘟的很可爱,就因为邻居大妈一句:“小姑娘胖嘟嘟的像只小猪”,小小的心灵滋生出自卑情绪,不肯吃肉,嚷着要减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营养不良
 
  此外,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大人的笑话并不适合小朋友,小孩子有样学样,很有可能变得惯于开玩笑、轻率、不礼貌。
 
  比起亲戚意识不到后果的开玩笑,家长的旁观或不及时制止更令人担忧。亲戚们这次给孩子喂柠檬,下次说不定喂的是什么,孩子养成了接受陌生人食物的习惯,如果将来遇上人贩子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先接触的圈子就是亲戚圈,所以被周围亲戚“逗”是在所难免的。作为父母,不要因为碍于面子保持沉默或者陪笑,甚至帮腔伤害。应当在平时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勇敢地拒绝别人的“逗”。
 
  自己的孩子并不是谁家的玩具,没有免费表演才艺取悦他人的义务,所以当孩子被熊亲戚“恶逗”愚弄时,要懂得委婉与不明道理的亲戚沟通,让他们知晓这样的行为是对孩子的伤害。如果说不通,那么就请大声说NO!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