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鹅口疮的诊断和治疗

鹅口疮的诊断和治疗

2017-07-13 来源:老高说医事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用弱碱性溶液,如2--5%小苏打或2%硼砂溶液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
  又名白念菌病,俗名叫“白口糊”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多见于婴幼儿,发生率很高。治疗不彻底可能反复发作,易复发的原因是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的高度耐药性,使治疗变得相当棘手。
 
  1引起鹅口疮的原因
 
  白色念珠菌可在正常人的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污染传播。过集体生活交叉感染。长期服用抗菌药物,或不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2鹅口疮的症状
 
  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有时波及咽部。严重者口腔黏膜大部或全部被斑膜覆盖,并可蔓延至咽部甚至波及到肺,则危及生命。使用一般抗生素可加重病情,促其蔓延。
 
  重者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有轻度发热;涂片可见念珠菌丝。
 
  3鹅口疮的治疗方法
 
  1.用弱碱性溶液,如2--5%小苏打或2%硼砂溶液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
 
  2.用2--5%苏打水洗口腔,再用100mg伊曲康唑,去胶囊研成粉末溶于5ml注射用水中,用棉签每日3次涂于患儿口腔黏膜。
 
  3.0.2g酮康唑甘油混悬剂局部涂擦口腔黏膜;
 
  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或C。
 
  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此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