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小儿腹泻的辨证施治与饮食调理

小儿腹泻的辨证施治与饮食调理

2017-06-20 来源:掌上小儿推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易因乳食不节或不洁,或感受风寒、暑湿等外邪损伤脾胃,或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不愈等致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脾胃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分,合污并下而成泄泻。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尤其6个月至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虽然由于儿童营养情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由腹泻病引起的死亡率明显地下降,但其发病率仍高。小儿腹泻为儿科重点防治的四大病之一。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小儿肠炎、小儿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同时根据腹泻性质不同可分为单纯型(轻症)和中毒型(重症)。中毒型症状较为危急,可逐渐出现脱水、酸中毒的危象。
 
  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易因乳食不节或不洁,或感受风寒、暑湿等外邪损伤脾胃,或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不愈等致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脾胃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分,合污并下而成泄泻。
 
  小儿腹泻如何辩证呢?下面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张世卿教授介绍一下吧!
 
  小儿腹泻的辨证施治与饮食调理
 
  1)伤食型:
 
  表现:脘腹胀痛,痛则欲泻,泻则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口淡无味,饮食少思,食后腹胀,口臭纳呆,恶心呕吐。舌质红,苔厚腻或黄腻,脉实有力。
 
  病机:食积中焦气机不畅运化失职
 
  治法:消食导滞
 
  食物调理:大米胡萝卜粥
 
  用料配方:胡萝卜250克,粳米50克。
 
  操作: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粳米同煮为粥
 
  功效:宽中下气,消积导滞
 
  用法:空腹食,每日2次
 
  2)风寒型:
 
  表现:泄泻清稀,大便色淡,泡沫较多,臭气不甚,肠鸣腹泻腹痛,鼻塞,流涕,身热。舌苔白腻,脉浮濡细或滑而有力。
 
  病机:风寒外感寒客胃肠运化失司
 
  治法:疏风散热
 
  食物调理:葱白粥
 
  用料配方:肥大葱白适量,糯米60克,生姜5片,米醋5毫升
 
  操作:将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5段),再同糯米、生姜共煮粥,粥熟加米醋,稍煮即成
 
  功效:发表散寒,温中通阳
 
  用法:趁热服食,每日2次
 
  3)湿热型
 
  表现: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每日数次或数十次,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黏液,腹部时有疼痛,食欲不振,肛门灼热,伴湿热之象,小便短赤,发热口渴。舌苔黄腻。
 
  病机:湿热蕴结传化失司下注大肠
 
  治法:清热利湿
 
  食物调理:莙荙菜粥
 
  用料配方:莙荙菜(鲜者)400克,粳米50克
 
  操作:夏季取莙荙菜(鲜者)与粳米煮粥
 
  功效:清热解毒
 
  用法:任意服食
 
  4)脾虚型
 
  表现: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溏,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微腻,脉虚弱。
 
  病机:脾胃阳虚清阳不升运化失职
 
  治法:健脾益气
 
  食物调理:桂圆橘饼糖
 
  用料配方:橘饼100克,桂圆肉100克,白糖500克
 
  操作:
 
  (1)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煎熬至稠时,加橘饼、桂圆肉末,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筷子挑起糖液呈丝状时,停火。
 
  (2)将糖液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盘内摊平,稍冷,即用刀划成条,再划成小块即成。
 
  功效:健脾止泻。适应久泻、久痢等症。
 
  用法:每日3次,每次3块,连服数日
 
  5)寒湿型
 
  表现:大便每日数次或数十次,色较淡,可伴有少量黏液,无臭气,精神不振,不渴或渴不欲饮,腹满。舌苔白腻,脉弱无力。
 
  病机:寒湿困脾水谷不分
 
  治法:温化寒湿健脾分清
 
  食物调理:砂仁肚条粥
 
  用料配方:砂仁10克,猪肚子1000克,花椒、胡椒末、葱白、生姜各适量
 
  操作:将猪肚洗净,用沸水烫一下,刮去内膜,放入砂锅中加水加花椒、生姜、葱白煮熟后,捞起猪肚晾冷切条,再将原汁烧开下肚条、砂仁、胡椒末、味精等,文火炖煮20分钟即成。
 
  用法:喝汤吃肚
 
  6)脾肾阳虚型
 
  表现: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口淡无味,食后腹胀,精神萎靡,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
 
  病机:脾肾阳虚命门火衰
 
  治法:补脾温肾
 
  食物调理:栗子糊
 
  用料配方:栗子仁与白糖适量
 
  操作:将栗子仁磨成粉,煮成稀糊,加白糖调匀服食
 
  功效:养胃健脾
 
  用法:每日1~2次,连食数日
 
  注意事项
 
  1.临床治疗泄泻,健脾和胃是关键,揉腹(揉中脘、揉神阙、揉天枢)、揉脾俞、揉胃俞、揉足三里使脾胃等消化器官的兴奋性提高,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该疗法最大优势是不用针药,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患儿依从性良好,便于实施。
 
  2.推拿主要用于轻型腹泻和慢性腹泻,对于重型腹泻、严重脱水及酸碱平衡失调者应行综合治疗;推拿手法要柔和,不要损伤患儿皮肤,可用葱姜水(葱姜各半)作为介质,注意小儿饮食卫生,合理喂养。腹泻期间,应控制饮食。
 
  3.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应采取逐渐过渡方式,注意合理喂养。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