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便秘
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排便频率,干硬及排便困难程度,是否有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有否有腹痛、腹胀、恶心、纳差、性情改变,排便哭吵,抗拒排便,污便等症状,这些都是就医时可以告诉医生的很重要的信息。
俗话说:“宝贝的脸,像6月的天”。婴幼儿性情极不稳定,常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在排便这件事上也是如此,有些婴儿的排便每天如闹钟一样准时,有些则2-3天甚至更长时间才有一次。如果孩子几日没有排便,家长就会感到不安。其实,爸爸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通常由严重疾病引起的婴幼儿便秘很少见,只要处理得当,多半症状很快可以缓解。
便秘的诊断
如果每周少于3次,且有排便困难和大便干硬,可以诊断为便秘。
注意观察孩子的排便频率,干硬及排便困难程度,是否有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有否有腹痛、
腹胀、恶心、纳差、性情改变,排便哭吵,抗拒排便,污便等症状,这些都是就医时可以告诉医生的很重要的信息。
婴幼儿便秘的常见原因
饮食因素
过度加工的精细食品和甜食摄入过多,而全谷类食物,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过少,水分摄入不足都会导致便秘。从母乳过渡到配方乳或添加辅食等饮食结构改变也会影响排便。
忍便
幼儿有时玩兴正浓会忽视甚至强忍排便的需求;有些孩子抗拒学习使用座便器,尤其排斥公共卫生间,这都可能导致忍便的发生。有过排便疼痛等不适的孩子,为避免疼痛再次发生而不愿排便,这可导致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生活习惯改变
旅游等因素造成孩子的作息、环境和饮食改变,也可能影响正常排便习惯。
活动太少
运动可以促进肠蠕动,久坐导致肠蠕动减少,久之造成便秘。
疾病原因
胃肠道及其它系统疾病导致食欲减少或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改变也可导致便秘。
小肠、结肠,
肛门解剖结构异常,
脑瘫等
神经系统疾患,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影响排便功能。
如含铁剂量较高的补充剂,麻醉镇痛药等都可能导致便秘。婴儿配方奶中的低剂量铁剂则不会导致便秘。
婴幼儿便秘的防治
调整饮食结构,每日增加水分和富含纤维素的果蔬和豆类,全麦面包,杂粮。比如梨,西兰花,豌豆等,减少摄入糖分脂肪含量较多,纤维素含量不足的食物。
养成好的排便习惯,鼓励宝宝定时排便。利用胃结肠反射,每天一次在餐后让宝宝坐在便器上至少10分钟,脚下可放置小凳子以便其用力。如果宝宝能顺利完成排便,可给予各种奖励,让孩子逐步建立好的排便习惯。
运动可以促进肠蠕动,让孩子每天在户外运动30-60分钟。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便秘,调整可能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