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误区|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
关于HCMV诊治的几点误区
(一)检测到HCMV指标阳性即诊断HCMV现症感染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先得了解HCMV的特性、临床感染模式、相关临床症状以及病毒指标实验室检测的意义。
检测到HCMV指标阳性尤其仅HCMV-DNA阳性时可能仅仅为潜伏感染。即便有活动性指标阳性如:HCMV-IgM阳性、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病毒抗原IEA、IE、PP65等阳性、逆转录PCR法检测到病毒特异性基因转录产物以及病毒培养分离到病毒,也可能只是无症状性感染即亚临床感染,而非现症感染。
现症感染的诊断:具备活动性感染的病毒学证据,临床上又具有HCMV感染性疾病相关表现,排除现症疾病的其他常见病因后可作出临床诊断,若从活检病变组织或相关特殊体液内分离到HCMV或检出病毒复制标志物(病毒抗原和基因转录产物)是HCMV疾病的确诊证据。
现症感染的诊断依据:
(1)疾病高发人群:①母亲孕期有原发感染或再发感染的新生儿;②1岁以下的婴儿;②艾滋病患儿;④接受骨髓、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者;⑤接受大剂量或长期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者;⑥其他免疫抑制的患儿。
(2)感染的临床表现,详见前文。强调一点:特指活动性症状而非后遗症表现。
(3)病毒学证据,详见HCMV的实验室检查,但需强调:唾液腺和肾脏是无症状HCMV感染者常见排毒部位,单从这些组织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复制标志物需谨慎考虑,往往提示活动性感染后的排病毒状态而非活动性感染。
(二)婴儿肝病综合征或有先天感染才考虑到HCMV感染
婴儿肝病综合征国内文献报道43.9%~78.3%由HCMV感染所致。英国King’scollegeHospital儿童肝病中心的数据为<20%,复旦大学儿童肝病中心约占40%。以上数据看出,HCMV感染在婴儿肝病综合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HCMV感染除了肝病、先天感染外还会有其他表现形式(详见临床表现),千万别遗漏了其他疾病中的HCMV感染。
(三)抗病毒治疗的误区
诊断HCMV感染即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这是一种错误的处理方案。前面介绍病原特性时反复强调这是一种弱致病性病毒,绝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免疫正常个体并不具有明显致病性,即使致病往往自限性。那么什么样的感染有治疗意义?
本指南明确指出抗病毒治疗指征:抗病毒治疗对免疫抑制者是有益的;而免疫正常个体的无症状感染或轻症疾病无须抗病毒治疗。
主要应用指征包括:
①符合临床诊断或确定诊断的标准并有较严重或易致残的HCMV疾病,包括间质性肺炎、黄疸型或淤胆型肝炎、脑炎和视网膜脉络膜炎(可累及黄斑而致盲),尤其是免疫抑制者如艾滋病患儿
②移植前后预防性用药
③有中枢神经损伤(包括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先天感染者,早期应用可防止听力和中枢神经损伤的恶化
解析:HCM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对象,一般是指症状性感染中的较重者。但对于免疫抑制者,如病理性和生理性免疫低下人群包括发育性免疫缺陷的胎儿和新生儿、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艾滋病患儿、移植病人需积极及时抗病毒治疗,发现活动性感染即可治疗;移植者甚至预防治疗。关于先天感染者,建议及早治疗,尤其是中枢神经损伤者,宜生后6周内采取抗病毒治疗,而一旦成为永久性损伤即失去治疗价值。
所以HCMV感染的很多情况是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活动性感染的大部分只需要对症处理即可。抗病毒治疗主要针对重症和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抑制者。
(四)阻断母乳喂养的误区
为阻断母婴传播,要求停止带病毒母乳的喂养,这是不科学的。指南明确指出:已感染HCMV的乳儿可继续母乳喂养,而且无须处理母乳。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处理带病毒母乳。指南也介绍了简便易行的母乳处理方法:-15℃以下冻存至少24小时后室温溶解可明显降低病毒滴度,再加短时巴氏消毒灭菌可以消除病毒感染性。从而可减少这些生理性免疫低下人群症状性感染的发生。
本品用于免疫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1、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 2、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3、预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健客价: ¥180本品用于免疫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1、用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 2、预防可能发生干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3、预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健客价: ¥50治疗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的预防性治疗,初发和复发的治疗。治疗水痘。尖锐湿疣的辅助治疗。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肾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健客价: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