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专家解读|母乳喂养指南!

专家解读|母乳喂养指南!

2017-05-31 来源:人卫儿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WHO在创建爱婴医院(BFHI)的基础上,1991年提出了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专家解读|母乳喂养指南!

  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WHO在创建爱婴医院(BFHI)的基础上,1991年提出了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TenStepstoSuccessfulBreastfeeding);2009年美国儿科学会正式批准在各医疗机构实施这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包括:

  1.建立母乳喂养指导。

  2.培训所有的医务人员执行该指导。

  3.向所有的孕妇告知母乳喂养的优点。

  4.产后一小时内帮助产妇开始母乳喂养。

  5.告知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如何维持乳汁分泌。

  6.除非有医疗指征,婴儿不给除了母乳外的其他食物。

  7.坚持母婴同室。

  8.鼓励按需喂养。

  9.母乳喂养的婴儿不给予安抚奶嘴或人工奶头。

  10.培养母乳喂养团队,母亲出院后进行随访指导。

  坚持采用这十项措施的确可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WHO还列举了与母乳喂养有关的十个方面,以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婴儿如果在医院开始纯母乳喂养,其坚持母乳喂养的时间会更长。

  坚持母婴同室、生后1小时开奶和按需喂养等措施能很好地促进母乳喂养,即使排除了母亲的健康、吸烟、教育程度、收入、民族等因素后,这些措施仍然显著影响母乳喂养的时间。

  2000年对我国不同地区爱婴医院的调查显示,婴儿4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为16%,影响母乳喂养率的主要因素为未按需哺乳、给新生儿喂奶粉、接受奶粉商推销奶粉、接受低价奶粉、母亲产后4个月内恢复工作以及母亲的因素等[9]。温州2003年的调查也显示,住院期间和产后42天母乳喂养率均偏低,与爱婴医院十项措施执行情况有关。

  儿科医师的指导作用

  儿科医师的支持对于延长母乳喂养非常重要。儿科医师需要与父母交流婴儿的喂养情况,在宣传母乳喂养方面较有优势,特别是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周内。儿科医师最关键的作用是在婴儿生后3~5天,即出院后48~72小时对婴儿进行随访。爱婴医院儿科应备有促进母乳喂养的手册,设立母乳喂养的热线电话,以及母婴同室期间进行母乳喂养的咨询和指导。儿科医师还需要根据循证医学为婴儿提供母乳喂养的临床指导,包括喂养的频率和哺乳量,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血糖的发生,以及在没有医疗指征下避免用配方奶喂养。

  纯母乳喂养的时间

  WHO建议婴儿最初6个月内给予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坚持到2岁或更长。WHO的meta分析显示,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者比较,不会影响婴儿体重和身长的增长。但如果母亲有缺铁性贫血,纯母乳喂养且未补充铁可能在6个月时发生贫血。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者头围增长更快,1岁以内消化道感染、需要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率更低,中耳炎发生率也较混合喂养者低,与纯母乳喂养4~6个月的婴儿比较,纯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婴儿发生肺炎的危险性降低4倍。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皮肤过敏的发生也较低,但哮喘的发生率没有差异。纯母乳喂养6个月可显著延长闭经时间,特别是哺乳频率比较高的妇女。哺乳也会加快产后体重下降,有利于哺乳期妇女身体健康,特别是孕期体重增长较多的妇女。因此,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纯母乳喂养6个月,持续母乳喂养到1岁以上,对母婴双方均有益。

  不建议母乳喂养的情况

  仅有少数情况下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医务人员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仔细的了解和分析,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咨询。

  ①婴儿的特殊疾病

  如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代谢性疾病,需要用特殊奶方喂养;显著的唇腭裂可泵奶后用特殊奶嘴喂养;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G-6-PD)的婴儿,母亲要避免进食蚕豆和服用有氧化性的药物

  ②母亲患有一些感染性疾病

  如活动性结核、水痘、乳房上单纯疱疹、患有人类T细胞淋巴性病毒Ⅰ型或Ⅱ型、近期患有布鲁菌病感染、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均不适合母乳喂养,除了免疫缺陷类病毒或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感染外,可在积极治疗后恢复母乳喂养。

  ③母亲服用药物、吸烟、饮酒和酗酒需要权衡药物的副作用和进入乳汁的浓度,并寻找合适的替代药物

  可进入乳汁影响婴儿的药物包括精神类药物、中草药提取物、催乳药物、镇静药和镇痛药。具体信息可参照母乳喂养时用药指南的免费资源如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和携带者较多,但乙肝病毒感染并不影响母乳喂养。虽然乙肝病毒阳性的产妇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为6.8%[12],产妇乙肝病毒阳性者无论采用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婴儿乙肝病毒检出阳性的比率没有差异,而且母乳喂养不影响婴儿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形成。

  母乳喂养期的婴儿和母亲的营养

  母乳喂养能为婴儿提供充足的营养,纯母乳喂养6个月并不影响婴儿的体重和身长的增长,并可能促进头围的增长,且婴儿的智力可能更好[13]。此外,由于有发生自然出血症的危险,需要在生后第一天内常规肌内注射维生素K10.5~1.0mg。为了不影响生后1小时内开奶,可延迟到第一次喂养之后,但不能迟于生后6小时。

  欧美国家通常在出院后开始给婴儿补充维生素D,每天口服400IU。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采取生后1个月开始补充。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血维生素D[25-(OH)D]平均水平为(44.34±17.10)nmol/L,15.7%(16/102)的婴儿处于维生素D缺乏[14],生后一个月内婴儿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如何变化并不清楚,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论证,是否有必要将开始口服维生素D的时间提前。

  前面提到如果母亲孕期有缺铁性贫血,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贫血,因此母乳喂养时,应在生后6个月添加的辅食需要富含铁。健康产妇在均衡营养情况下,稍增加供给就能达到每天所需的营养。通常哺乳期妇女需要的营养相同或稍高于孕期,但目前并没有哺乳期营养常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