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双胎同患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摘要:患儿系GlPl,胎龄35周,其母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100g,生后Apgar评分1min8分(肤色及肌张力各减1分),5min9分(肤色减1分),羊水I。,脐带绕颈l周,胎盘未见异常。
双胎之大,男,生后1h,因“发现全身出血点1h”入院。患儿系GlPl,胎龄35周,其母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100g,生后Apgar评分1min8分(肤色及肌张力各减1分),5min9分(肤色减1分),羊水I。,脐带绕颈l周,胎盘未见异常。
入院查体:T36.2oC,P155次/min,R49次/min,血压77/47mmHg(1mmHg=0.133kPa),颜面、前胸、后背及匹l肢皮肤可见密集出血点,针尖大小,压之不褪色,肝肋下50px可触及,质软、边缘较锐利,脾锁中线下4cm可触及,缘锐、质软.入院第2天出现黄疸且迅速加重,色暗黄。大便为黄白色,尿色浅黄。辅助检查:血常规:WBC3.21×109/L,L78.54%,N16.54%,Hb160×109g/L,PLT61×109/L;血生化(生后48h内):总胆红素104.9μmol/L,直接胆红素93.4μmol/L.间接胆红素11.5μmol/L,谷丙转氨酶95.4μmol/L,谷草转氨酶154.0μmol/L;抗人巨细胞病毒IgG测定:80.28COI(0~0.5COI,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抗巨细胞病毒IgM测定:1.62COI(0~0.7COI),尿液人巨细胞病毒DNA测定:2.12×105copies/ml(<1000copies/m1)。母亲乳汁CMV-DNA阳性?颅脑B超:双侧室管膜下异常回声,约14.0mm×4.8mm。考虑出血;头颅MRI:(1)双侧侧脑室扩大;(2)左侧室旁灶状小出血;(3)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腩水肿(图1)。
该患儿于住院24d好转出院后定期随访,于纠正胎龄40周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
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developmentquotient,DQ)测试,得分为66分(提示智力缺陷),经过早期功能锻炼,目前患儿生后4个月,监测发育商均已达73分(临界状态),身高、体重、头围均在正常发育范围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左耳为轻度异常,需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定期随访。
双胎之小,男,生后1h,冈“发现全身出血点1h”入院。患儿系GlP2,胎龄35周.出牛体重1500g,生后Apgar评分1min8分(肤色及肌张力各减1分),5min9分(肤色减1分),羊水Ⅱ。,脐带绕颈1周,胎盘未见异常。入院查体:T36.0oC,P136次/min,R43次/min,血压52/27mmHg,颜面、前胸、后背及四肢皮肤可见密集出血点,针尖大小,压之不褪色,肝肋下1.
5cm、剑突下可触及,质中。缘钝,脾锁中线下lcm处可触及,质软,缘锐:入院第2天出现黄疽,且迅速加重,色暗黄。大便为黄白色,尿色浅黄。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3.72×109/L,L51.14%,N33.34%,Hb160×109/L,PLT22×109/L;血生化(生后48h内):总胆红素80.5μmoL/L,直接胆红素53.4μmo/L,间接胆红素27.1μmoL/L,谷丙转氨酶16.9μmoL/L,谷草转氨酶57.0μmol/L;抗巨细胞病毒IgG测定:125.6COI(0~0.5COI),抗巨细胞病毒IgM测定:0.78COI(0~0.7COI),尿液人巨细胞病毒DNA测定:5.03×106copies/ml(<1000copies/m1)。母亲乳汁CMV-DNA阳性。颅脑B超:双侧室管膜下异常回声,约8.0mm×3.2mm,考虑出血;头颅MRI:双腑摩旁点状出血,该患儿于住院24d好转出院后定期随访。于纠正胎龄40周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DQ测试,得分为67分(提示智力缺陷),经过早期功能锻炼,F1前患儿生后4个月,监测发育商均已达73分(临界状态),身高、体重、头围均在正常发育范围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双耳均正常,需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定期随访。
讨论
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virus,HCMV)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先天感染的病毒,也是导致婴幼儿智力低下和非
遗传性先天性耳聋的最常见原因。先天性HCMV感染是指HCMV感染的母亲所生育的子女于出生14d内(含14d)证实有HCMV感染。国内外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与生活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和习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丹麦妇女HCMV感染率为52%,美国妇女HCMV感染率约为58%,巴两圣保罗低等收入妇女的HCMV感染率为67%及84%;韩国首尔妇女的HCMV感染率为96%,我国沈阳孕妇的HCMV感染率96.74%,可见我国感染率较高。
据报道约10%~15%的先天性HCMV感染患儿,在出生时即可出现早期症状和体征,具体症状包括出血点、脑畸形(常见的是脑室周围钙化)、脉络膜视网膜炎,随访时约10%~20%的患儿存在
神经系统后遗症。出生时无神经系统症状的先天性HCMV感染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较低,而症状性先天性HCMV感染患儿伴有头颅CT异常,如颅脑钙化、白质异常、脑室扩大及神经皮质萎缩等,其发生远期后遗症的风险则明显增高。这些神经系统后遗症可单独存在或伴随发生,主要包括智力低下、自闭症、学习障碍、脑性瘫痪(
脑瘫)、癫痫、耳聋或听力损伤以及视觉缺陷或失明。
先天性HCMV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轻重悬殊,形式多样,且孕期发生流产几率大,本例患儿为第1胎,不足24h出现临床表现,考虑为产前感染,通过胎盘传播。本例的特点为双胎同时发病,且为多脏器损害,其中以肝脏受损及神经系统损害最重,经过抗病毒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肝功能逐渐恢复,但该类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高,需定期随访,包括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脑电图、颅脑B超及头颅MRI等。
进行HCMV-IgG亲和力检测可以证实孕妇是否存在原发感染,低亲和力IgG表明抗体的产生由急性感染或近期原发感染引起,而高亲和力抗体则正相反,在妊娠期的前16周亲和力检测的敏感性高达100%。另外超声检查具有非侵入性的特点,可显示任何先天性HCMV感染引起的结构和发育畸形,由于胎儿感染需5~7周,妊娠2l周可检测到从胎儿尿液释放到羊水中的病毒,因此,超声监控下羊膜穿刺术可在妊娠2l周后进行,或在估计孕妇发生感染后7周进行:此例患儿母亲孕期未行规律产前检查。无孕期B超检查,故应加强育龄妇女对HCMV感染的重视,尽量避免孕期发生原发性HCMV感染,如有可疑感染应积极完善相关检查:HCMV感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需加强孕妇感染的风险因素以及新生JLJI缶床症状的学习,加强对HCMV感染后遗症的意识,早期评估和诊断先天性HCMV感染需意识到先天性HCMV感染患儿不良神经系统预后的风险,尤其是感音神经性耳聋。
本例患儿于住院24d好转出院后定期随访,于纠正胎龄40周,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DQ测试,得分分别为66分及67分(提示智力缺陷),经过早期功能锻炼,目前患儿生后4个月,监测发育商均已达73分(临界状态),身高、体重、头围均在正常发育范围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仅双胎之大左耳为轻度异常,需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