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急救 >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7-03-10 来源:医学论坛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本院产科转入40例,外院转入26例。基础疾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5例,宫内感染性肺炎20例,新生儿湿肺4例,新生儿感染20例,慢性肉芽肿病3例,母亲羊膜炎56例,母亲妊娠合并症16例。
  分析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降低漏诊率。
 
  关键字:真菌感染
 
  目的
 
  分析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降低漏诊率。
 
  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66例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一般情况、发病时间、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培养结果、治疗转归、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平均发病日龄为(18.6±9.1)d;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发热、精神反应差、活动少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及C-反应蛋白增高、(1,3)-β-D葡聚糖增高;血培养以念珠菌为主;氟康唑治疗效果好。
 
  结论
 
  新生儿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有高危因素的患儿需高度警惕真菌感染的可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指当存在全身感染表现,正常无菌体腔液(包括腹腔液、脑脊液、导尿的或经过耻骨上穿刺的尿液)真菌培养阳性。近年来,随着新生儿救治技术的提高及静脉、气管插管等支持技术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已逐渐成为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而且新生儿真菌感染早期临床特点不典型,确诊依赖血培养,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但延误治疗会增加其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故需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现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新生儿病房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66例患儿的一般情况、发病时间、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培养结果、治疗转归、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新生儿病房确诊的66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胎龄<28周10例,28~31+6周26例,32~33+6周16例,34~36+6周11例,>37周3例;出生体重<1000g9例,~1500g41例,~2500g11例,>2500g5例;男41例,女25例;本院产科转入40例,外院转入26例。基础疾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5例,宫内感染性肺炎20例,新生儿湿肺4例,新生儿感染20例,慢性肉芽肿病3例,母亲羊膜炎56例,母亲妊娠合并症16例。
 
  1.2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2,3]
 
  (1)拟诊:存在宿主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的需高度怀疑;(2)临床诊断:同时满足宿主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及微生物学证据3项标准;(3)确诊:在临床诊断基础上,有组织病理学证据和(或)有确诊意义的微生物学证据。
 
  1.3方法
 
  记录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有创通气史、中心静脉置管史、抗生素使用情况、诊断日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培养结果、治疗及转归。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为有临床表现后1h内局部皮肤严格消毒后经股静脉穿刺抽取血3~5ml,并于30min内送微生物室检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BacT/Alert3D120全自动培养仪。药物敏感试验采用Vitek2compuct3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检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