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预防接种 > 小儿乙肝知多少?正确防控是关键

小儿乙肝知多少?正确防控是关键

2017-01-26 来源:首儿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当前在流动人口多,密度大的城乡结合部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与交叉感染。因此提请大家,注意肝炎病的防控。

  这里要提及的是: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介绍。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大部分不出现临床症状,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以疲乏、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严重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病毒抵抗力较强,但65℃10小时、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均可灭活乙肝病毒。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对乙肝病毒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有: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乙肝病毒或是乙肝患者,分娩时胎儿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因此,对乙肝病毒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

  性传播

  精液及阴道分泌物等液体中均含有乙肝病毒,与乙肝病毒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若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全套;在性伙伴健康状况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预防乙肝炎及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

  血液传播

  (1)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对供血员进行乙肝抗原及肝功筛查可大大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2)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注射器和针灸的针具),并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防护原则能大大减少医源性感染。

  (3)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过的工具,如穿耳孔、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注意个人卫生,不和他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可降低感染乙肝病毒风险。

  防治注意事项

  普通人群

  (1)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

  乙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者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针及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越早越好。

  (2)生活注意事项,切断传播途径

  前往正规医院就医,选择安全卫生的服务场所,确保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等器具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和任何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性生活使用安全套。

  意外暴露后HBV预防

  (1)首先,进行血清学医学检查检测:立即检测HBVDNA、HBsAg、抗-HBs、HBeAg、抗-HBc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2)进行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IU/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IU/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g)于1和6个月分别接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g)。

  防治要点

  防治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对于慢性BHV携带者及HBsAg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并对其的易感者(该3种标志物均阴性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慢性HBV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文明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进行医学随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