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合氯醛
新生儿:25mg/kg/次,口服或直肠给药;
其他年龄段:50~75mg/kg/次,口服或直肠给药;
往往由于药效不理想,30分钟后需要重复给予一剂;<1岁累积最大量1g,>1岁累积最大量2g。
优点:可以口服或直肠给药,迅速吸收。
缺点:
(1)无镇痛效应;
(2)起效慢,在50~100mg/kg的剂量下,10~16分钟起效,峰效应在近1小时出现,且药效持续时间长,维持4~8小时,从而在检查前镇静中应用受限;
(3)镇静效应不稳定,往往需要补充一剂才能有效,但补充剂量后又易导致镇静过度;
(5)
早产儿及小婴儿中容易表现明显过度镇静,呼吸抑制;
(6)大剂量时易致心律不齐、低血压。
禁忌:
口服途径由于对消化道刺激不建议用于食管炎及消化道溃疡患儿;
肝肾功能受损及有存在心脏疾病患儿中相对禁忌。
咪达唑仑
新生儿:肌注,静脉推注:0.05~0.1mg/kg/次,5分钟缓慢推注
1~6个月由于气道梗阻风险较高,可以肌注,不建议静脉推注:检查前30~60分钟给予0.1~0.15mg/kg/次,总剂量最大:10mg。
6个月~5岁起始:0.05~0.1mg/kg静脉推注,单剂最大2mg;之后根据需要每2~5分钟补充一剂,总剂量可能需要0.6mg/kg,总剂量最大6mg;
6~12岁:0.025~0.05mg/kg静脉推注,单剂最大2mg;之后根据需要每2~5分钟补充一剂,总剂量可能需要0.4mg/kg,总剂量最大10mg。
优点:
(1)起效快,一般1~3分钟;
(2)药效持续时间短,根据剂量大小有差异,一般15~60分钟;
(3)有短暂的遗忘效应。
缺点:
(1)无镇痛效应;
(2)剂量依赖性呼吸抑制:咪达唑仑单用镇静并在推荐剂量范围内时,呼吸抑制很少发生,但是与
阿片类
药物合用时,呼吸抑制效应明显增强,此时咪达唑仑的剂量需减少;
(3)一些患儿应用过程中会发生反常性哭吵;
(4)推注速度建议大于2~5分钟:新生儿中尤其是当与芬太尼合用时,给药速度过快会导致严重低血压。
丙泊酚
6个月~2岁:检查前缓慢静脉推注1~2mg/kg
2岁以上:检查前缓慢静脉推注0.5~1mg/kg,单剂最大40mg
用药后每隔至少3~5分钟评估临床效果,根据需要再以静脉推注的方式补充给与0.5mg/kg/次,累积剂量不超过4.5mg/kg。
对于持续时间稍长的检查,可以采取持续静脉滴注的给
药方式,67~100μg/kg/分钟。
对于心输出量降低,低血容量的患儿,丙泊酚的用量建议减少,相关报道提示降低近50%或者选用其他镇静药物。
优点:
(1)起效快,平均半分钟左右;
(2)药效短,根据不同的剂量以及是否持续输注,药效大致持续3~10分钟,特别适用于需唤醒患者的临床情况;
(3)有一定的止吐和遗忘效应;
(4)由于有降低颅内压的效应,因此对于颅脑创伤的患儿,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选用。
缺点:(1)治疗窗较窄,气道阻塞和呼吸暂停效应较其他药物相对明显,但是这也是与剂量和推注速度密切相关的;
(2)该药没有镇痛效应,当用于有潜在疼痛效应的检查前,需要配合有镇痛效应的药物一起使用。
禁忌:对蛋类及豆类过敏者禁用.
右美托咪定
先经10分钟左右缓慢给与负荷剂量1~3μg/kg,继而以0.5~2μg/kg/分钟持续静脉滴注。
优点:
(1)几乎没有呼吸抑制;
(2)有一定的镇痛效应,对于轻度疼痛的操作可以使用;
(3)镇静深度不会太深,镇静过程中可被唤醒。
缺点:
(1)起效相对较慢,5~10分钟;效应维持30-70分钟,但是药效消退后反跳性兴奋很少发生;
(2)低剂量时中枢降压(给予负荷剂量时),高剂量时外周升压效应:报道发生在反复多次给药过程中;
(3)心动过缓,一般程度轻微,较重者主要报道在本身有心脏传导功能障碍及同服减慢心率的药物如地高辛等情况时。
禁忌:
(1)服用地高辛或其他作用于窦房结的药物时;
(2)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