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急救 > 孩子意外受伤急救要避免以下误区

孩子意外受伤急救要避免以下误区

2016-08-17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朋友总是活蹦乱跳的,所以很常会受到意外伤害。比如,公园里,操场上,甚至在家,都有可能发生磕磕碰碰的意外。很多家长由于没有急救常识,所以面对孩子受伤总是爱莫能助或者胡乱出主意,导致孩子伤上加伤。

  小朋友总是活蹦乱跳的,所以很常会受到意外伤害。比如,公园里,操场上,甚至在家,都有可能发生磕磕碰碰的意外。很多家长由于没有急救常识,所以面对孩子受伤总是爱莫能助或者胡乱出主意,导致孩子伤上加伤。

  误区1:用酒精、双氧水等消毒剂清洁伤口

  酒精和双氧水对正常组织均有较强的刺激性。酒精可能会损伤正常组织,双氧水因其强氧化作用,可能会烧灼皮肤,都不建议使用。清洁孩子的伤口最好用碘伏或活力碘、络合碘等性质温和,对组织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并结合创面生理盐水冲洗。碘伏可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对于擦伤、裂伤、挤压伤、烧烫伤等一般外伤效果好。与碘酒、酒精相比,碘伏带来的刺激性疼痛较轻微,更易于被患儿接受。另外,以前常见的红药水(含汞,有毒)、紫药水(动物实验表明可能致癌)、碘酒(含乙醇,有刺激性),都已很少使用。

  误区2:该暴露的伤口包扎了

  这种说法大多数是来自对“破伤风”的错误理解。我们常说的“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并不是很多人望文生义所理解的“怕见风”。对部分伤口而言,纱布等敷料的确能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但对于擦伤或某些渗出、分泌物较多的伤口,不做包扎而采用“晾”的方法,及时排净渗出及分泌物,保持创面干燥,才更有利于伤口愈合。伤口需要包扎还是暴露,应遵医嘱。

  误区3:啥伤口都用创可贴

  一般来说,根据孩子皮肤破损的程度和部位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办法。如果皮肤破损程度不大,只是小擦伤、裂伤或轻度烧烫伤,可以直接暴露伤口;如果受伤部位在颜面部、会阴部,一般也应直接暴露伤口,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如果受伤部位是手掌、脚部等易摩擦的部位,或伤口较深,建议用消毒纱布包扎。需要注意:渗液较多的伤口应每天更换纱布敷料,一般伤口可2~3天更换一次。只有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才能保证消毒安全,减少感染风险。

  误区4:伤口痒,就是快好了

  有些孩子在伤口愈合后期会出现搔痒,一般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因为神经末梢逐渐长入,会有局部痒感,但伤口周围皮肤的痒也可能是由于不当包扎导致的。常见的情况有:污染的纱布等敷料造成局部皮疹导致发痒,胶布、敷贴、药物过敏导致发痒等。有些孩子会忍不住抓伤口,可能引起伤口出血或造成伤口延迟愈合,甚至继发伤口感染而出现较明显的疤痕。除了勤换敷料、及时清除痂皮外,也可以用碘伏等外用消毒水涂擦伤口,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搔痒。

  误区5:伤口“流水”等于“感染了”

  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正常的渗出及分泌物,最常见的是淡黄色清亮的液体,多是血清或正常的组织渗液,不必做特殊处理。然而,一旦伤口出现黏稠、浑浊的渗液,伴随伤口红肿、疼痛,很有可能是感染了,应尽快就医。

  误区6:撕胶布时动作要快

  这样很可能引起伤口再次撕裂。应该将胶布顺着毛发生长的方向慢慢地撕下来,如果很难撕,可以蘸酒精或水在胶布周围轻拍,令黏合物松散易撕。

  误区7:缝针会留疤,不缝针就不留疤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对于绝大部分严重伤口,只有缝合才能达到组织的准确对合,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条件。如果不做缝合处理,仅依靠伤口本身的收缩和结痂,必然会遗留明显的瘢痕。只有很少一部分外伤,伤口本身非常表浅,没有明显污染,组织对合很好,才考虑不做缝合处理。要注意的是,及时彻底清创和定期换药很关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