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里,卡维塔对食物毫无兴趣,而是爱上了吃头发。她常常扯下自己的头发并吃掉,也会扯下母亲或者同学的头发,甚至所有能发现的毛发,她都不放过,统统吃进肚子里,而这一切并未引起其父母的注意。直到卡维塔的腹部开始凸起,并抱怨腹部有胀痛感,甚至胃部脆弱得连水都无法消化,父母这才发觉大事不妙。
一开始父母带卡维塔去当地的医院就诊,医生只是简单地开药缓解其腹部胀痛感,根本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后来,父母带她到印度北方邦的哈斯专业医院和研究中心就诊,经过CT等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卡维塔胃里有一团长达1.5米的毛发团,而且这团毛发已经严重损害了她的肠胃功能。
据医生拉尔(DrLalBahadurSidharth)介绍,卡维塔前去就诊时极其虚弱,甚至无法站立。经检查后,医生发现该她还患有一种心理疾病——拔毛发癖,并告知其父母,患者现状不容乐观。随后,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毛发团被成功取出。拉尔医生表示,这是首例从患者体内取出如此大量毛发的手术。目前,卡维塔正在医院接受身体治疗和心理辅导,并逐渐恢复,很快就能正常进食。
延伸:什么是拔毛发癖?
拔毛癖是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可能是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或家庭因素所致。其特征是冲动性的拔毛导致毛发丢失,这不是对妄想或幻觉的反应。拔毛之前通常有紧张感增加,拔完之后有如释重负感或满足感。在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中,将本病归类于精神行为障碍之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部分。
病人用手指拔掉自己生长正常的头发,也有把头发缠绕手指,然后拧掉者。偶见有经常拔眉毛者。成人患者也见到拔自己的胡须、腋毛或阴毛。被拔掉的毛发可以重新长出。由于这种拔毛行为已经形成一种不良嗜好,因此长出后再被拔掉,头发被成片拔掉后,形成一片片的秃发斑,很像斑秃。和斑秃的区别是不像斑秃那样边缘非常清楚,秃发斑上往往仍有多少不等未被拔掉的头发。
秃发斑周围的头发很牢固,而斑秃周围的头发往往轻轻一扯就很容易脱落。这种拔发后造成的秃发斑往往只是一片,常在前头部偏左侧。也有的患者是用剪刀将毛发成片地剪断,称为断毛癖。
拔毛癖患者的生活相当正常;然而,他们头上的睫毛、头发或眉毛等区域可能会有光秃的区块。在心理上,拔毛癖也有可能造成低自尊,通常是因为患者的外貌和旁人负面的关注,造成同侪的躲避和患者本身对社交的恐惧。有的患者会戴帽子、戴假发、画眉毛或者为头发做造型,以避免负面的关注。压力似乎是拔毛癖的一项重要成因。有些患者在压力低的环境里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也就是拔毛行为)。离开压力低的环境之后,症状又会复发。
拔毛癖患者可能会咀嚼或吃掉自己拔下来的头发,称为食毛癖(trichophagia)。在极端情况下,这种行为会导致毛石肠梗阻综合症(Rapunzelsyndrome,名称取自格林童话中的长发姑娘,因停滞在消化道中的毛球会从胃部延伸至小肠甚至大肠而得名),甚而致死。因为表明病情的患者比例很低,有些患者会觉得自己是唯一有这种问题的人。
点击查看更多儿科资讯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