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小儿便秘 > 腹泻、便秘,小儿推拿全搞定

腹泻、便秘,小儿推拿全搞定

2015-02-1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 小儿推拿是一种无痛苦、几乎不用药、缩短病程的绿色治疗和保健方法。它简单易学,见效快。据说小儿推拿能够治疗小儿所患的95%以上的病症,避免了小儿吃药打针、受药物副作用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能治疗:小儿感冒、流涕、咳嗽、发烧、厌食、呕吐、腹泻、腹痛、便秘、盗汗、夜啼、遗尿等。尤其适合于半岁至3岁的婴幼儿,3-6岁或再大的孩子,增加推拿时间,也会很快见效。

  常见小儿病的推拿方法:

  [腹泻]

  积食泻:特点是大便恶臭(酸臭有泡沫),小便极少甚至没有,或伴有发烧,推拿手法为清大肠,同时也可以清小肠直至恶臭减退(小便多了,立即改为补大肠与捏脊)。

  清大肠:食指外侧,从指根方向往指尖推。补大肠则为反方向推之。

  清小肠:小指外侧,从指根方向往指尖推。

  寒泻:

  外劳宫:点压外劳宫,外劳宫位置在手背三四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外劳宫管肚脐以下所受的寒气。

  清补大肠:来回推食指外侧。

  小清天河水。轮状病毒:一般处理令其泻完就好。也可参照积食物泻手法。脾虚泄:

  外劳宫。

  平肝清肺。

  清补大肠。惊吓泻:一般大便稀而绿。印堂山根或口唇发青(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

  捏脊。

  平肝清肺。

  小清天河水。

  [便秘]

  一般便秘:清大肠、下推七节骨、捏脊。

  虚秘:长期便秘,属于无水行舟,所以不能光清大肠(30分钟),还需要揉二人上马,补肾阳,因为“肾开于二阴”,并且加上捏脊。

  二人上马穴位位置是手背四五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稍偏之间方向一点。

  教你怎样捏脊

  捏脊要点

  数量:每次“三捏两提”,共捏五遍,每天一次。体弱多病者可捏7-9遍,甚至每天2次。

  手法:

  1.第一至第三遍:从尾骨尖开始向上滚捏(或者叫擀皮)一直到大椎,提拉一两下后双手反手向下,紧贴脊柱抹下去直至尾椎骨,开始第二次捏脊,共捏3次。

  2.第四第五遍:从尾椎骨开始,捏起肉先提拉一下,然后开始“一、二、提!一、二、提”即左右手各向上捻一下就是提拉一下。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继续捻上去到大椎如前所述。一般人被提拉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就叫做“积”,所以小孩捏脊也叫捏积。

  捏脊效果:解决吃饭不香、便秘腹泻、睡卧不宁、贫血、四肢冰冷、发育迟缓、体弱多病等诸多问题。

  捏脊禁忌:不得生硬用力,令孩子惧怕。不得饭后1小时内捏脊;高烧、高血压要从上往下捏。

  手法正确,孩子会非常享受,每天主动要求捏脊。

(实习编辑:陈丽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