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小儿病的推拿方法:
[腹泻]
积食泻:特点是大便恶臭(酸臭有泡沫),小便极少甚至没有,或伴有发烧,推拿手法为清大肠,同时也可以清小肠直至恶臭减退(小便多了,立即改为补大肠与捏脊)。
清大肠:食指外侧,从指根方向往指尖推。补大肠则为反方向推之。
清小肠:小指外侧,从指根方向往指尖推。
寒泻:
外劳宫:点压外劳宫,外劳宫位置在手背三四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外劳宫管肚脐以下所受的寒气。
清补大肠:来回推食指外侧。
小清天河水。轮状病毒:一般处理令其泻完就好。也可参照积食物泻手法。脾虚泄:
外劳宫。
平肝清肺。
清补大肠。惊吓泻:一般大便稀而绿。印堂山根或口唇发青(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
捏脊。
平肝清肺。
小清天河水。
[便秘]
一般便秘:清大肠、下推七节骨、捏脊。
虚秘:长期便秘,属于无水行舟,所以不能光清大肠(30分钟),还需要揉二人上马,补肾阳,因为“肾开于二阴”,并且加上捏脊。
二人上马穴位位置是手背四五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稍偏之间方向一点。
教你怎样捏脊
捏脊要点
数量:每次“三捏两提”,共捏五遍,每天一次。体弱多病者可捏7-9遍,甚至每天2次。
手法:
1.第一至第三遍:从尾骨尖开始向上滚捏(或者叫擀皮)一直到大椎,提拉一两下后双手反手向下,紧贴脊柱抹下去直至尾椎骨,开始第二次捏脊,共捏3次。
2.第四第五遍:从尾椎骨开始,捏起肉先提拉一下,然后开始“一、二、提!一、二、提”即左右手各向上捻一下就是提拉一下。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继续捻上去到大椎如前所述。一般人被提拉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就叫做“积”,所以小孩捏脊也叫捏积。
捏脊效果:解决吃饭不香、便秘腹泻、睡卧不宁、贫血、四肢冰冷、发育迟缓、体弱多病等诸多问题。
捏脊禁忌:不得生硬用力,令孩子惧怕。不得饭后1小时内捏脊;高烧、高血压要从上往下捏。
手法正确,孩子会非常享受,每天主动要求捏脊。
(实习编辑:陈丽珊)
温中固肠,健脾止泻。用于小儿久泻不止,面色白,食欲不振,体倦乏力。
健客价: ¥9.5止泻作用
健客价: ¥18补气健脾,和胃生津。用于小儿腹泻呕吐,口渴,消化不良,消瘦倦怠。
健客价: ¥16解表清热,祛湿止泻。适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之湿热证。症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重者如水样,或夹有黏液,色黄或绿,时有腹痛口渴烦躁,肛门灼热红赤,小便短黄,或伴有流涕、咳嗽、呕吐、发热、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指纹浮紫,脉浮数或滑数。
健客价: ¥18利湿健脾止泻。用于湿邪困脾所致的小儿泄泻。
健客价: ¥16清热燥湿。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婴幼儿腹泻属大肠湿热者。
健客价: ¥13.5清热燥湿。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婴幼儿腹泻属大肠湿热者。
健客价: ¥12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2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2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6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56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6.5本品为缓泻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的治疗。
健客价: ¥1.5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5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的治疗。
健客价: ¥0.81.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2.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健客价: ¥241.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2.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健客价: ¥241.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2.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健客价: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