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小小感冒怎么就成了分泌性中耳炎

小小感冒怎么就成了分泌性中耳炎

2019-08-09 来源:广睿资讯传播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虽然“分泌性中耳炎”也有“中耳炎”三个字,但是与大家所想的耳朵里向外“流脓流水”的“中耳炎”不是一回事。当感冒或其他原因导致咽鼓管不通畅时,中耳腔内的空气就会被人体逐渐吸收掉,形成负压,耳朵就开始发闷、甚至积液,从而引发了“分泌性中耳炎”。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感冒时,特别是擤鼻涕时,会有耳朵闷胀的感觉,听见的声音好像也隔着一层,但是咽下口水就会改善。这是因为由于感冒导致我们的鼻腔粘膜肿胀,堵塞咽鼓管

前一段听朋友说,孩子得了感冒,后来说耳朵疼,去医院一看,竟然是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感个冒就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呢?

虽然“分泌性中耳炎”也有“中耳炎”三个字,但是与大家所想的耳朵里向外“流脓流水”的“中耳炎”不是一回事。当感冒或其他原因导致咽鼓管不通畅时,中耳腔内的空气就会被人体逐渐吸收掉,形成负压,耳朵就开始发闷、甚至积液,从而引发了“分泌性中耳炎”。

我们的中耳,是位于外耳道鼓膜深处的一个含气的空腔,它平时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只在前下方通过“咽鼓管”与鼻腔相连。但是中耳的空气也是不断消耗的,当种种原因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气体输送不及时或不足的时候,就会导致中耳里的压力产生一种负压状态。

“分泌性中耳炎”为什么多见于儿童呢?

连接鼻咽部和中耳的通道是咽鼓管,成人的耳朵位置高,鼻子位置低,所以咽鼓管是斜的,与水平呈30°角。当患有流感、感冒、发烧等病症时,病菌不容易上行感染耳朵。儿童咽鼓管比成年人短、平、宽,当上呼吸道感染,或婴儿吐奶、呛咳及擤鼻涕用力太猛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所以,对于宝宝来说,鼻子与耳朵看似是两个器官,其实与健康状态息息相关。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使咽鼓管的通气功能发生障碍,中耳内的空气被吸收后得不到补充而为负压,甚至呈真空状态。中耳粘膜中的静脉出现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并聚积于中耳,便开始形成鼓室积液,即分泌性中耳炎。

而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见的病因往往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听力下降、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有感冒史,随后出现耳内闷胀感、听力下降,伴有自听增强感。分泌性中耳炎的耳痛症状较轻,甚至没有耳痛。

2.耳内闭塞感是成年人最常见的主诉,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或缓解。

3.耳鸣一般不重,多为“噼啪”声或“轰轰”声。

大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都能康复,如果规范地治疗没有好转的迹象,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治疗方法,千万不要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随着病情发展,耳内的分泌物会由稀薄的粘液变成粘稠的胶状,俗称“胶耳”。如果还不及时治疗,鼓膜会内陷加重,粘在鼓室内壁,导致鼓膜失去弹性,甚至形成粘连性中耳炎,这就是大问题了。

最后请注意:当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夫给您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时,一定要遵从医生的嘱咐,配合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