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指在没有任何客观声响的情况下,人主观上却感觉有声音。
耳鸣一直被称为耳科三大难题(耳鸣、耳聋、眩晕)之一,据调查,不同人群耳鸣的患病率为3.0%-30.3%不等。耳鸣发病率高而无有效的防治措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方法。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耳鸣声只能被适应而不可治愈,真相果真如此?
耳鸣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类型
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耳鸣就是指找不到原因引起的耳鸣。而继发性耳鸣是某些已知疾病引起的,比如常见的中耳炎、药物、噪声、外伤等可能会引起这类耳鸣。
在治疗上,对于继发性耳鸣治愈率相对来说较高,排除继发性耳鸣,把相关病因找到把病治好,耳鸣自然也就消失了。治疗原发性耳鸣就有一定的难度,疗效也欠佳。很多找不到原因的耳鸣病人最后都选择了与耳鸣和解了。
耳鸣治疗要对号入座
五脏六腑气血失调皆可致耳鸣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因此许多人认为耳鸣可能与肾虚有关。临床发现有病人在使用某些抗生素后会造成肾脏功能损坏,同时耳朵功能也会损坏,这就为肾开窍于耳提供了证据。我国明代医籍《景岳全书》早就指出“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多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是皆阴衰肾亏而然。”
不过,如果认为所有的耳鸣都是肾虚引起的,就会走入误区,因为耳朵与其他脏腑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他说:“除了肾虚以外,风热侵袭、肝火上扰清窍、痰火郁结清窍、气滞血淤、气血亏虚等不同的原因都可以引起耳鸣。因此在临床上需要仔细加以分辨,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治耳鸣要先探“虚实”
治疗耳鸣,中医讲究要先探“虚实”,即首先要分清虚证和实证这两大类。因为虚证和实证的治疗原则是完全不同的,《黄帝内经》指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即虚证要使用补法,实证要采用泻法,如果颠倒过来,则不仅治疗无效,甚至可能加重病情。临床上常见到一些耳鸣患者,没有经专科医生详细诊治,就自己买些补肾药来服用,效果不佳,有些甚至还加重了,其原因就是没有分清“虚实”。
一般来说,外邪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气滞血淤等原因引起的耳鸣属于实证耳鸣,患者的共同特点是起病较急,耳鸣声音较大,音调较为低沉,患者的形体一般也比较壮实,讲话的声音洪亮。
相反,肾精亏损、气血亏虚等原因引起的耳鸣属于虚证耳鸣,患者的共同特点则是起病较为缓慢,病程较长,耳鸣的响度较低,音调较高,疲劳后耳鸣加重,年老体弱的人患耳鸣以虚证为多见。
许多耳鸣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有些听力减退患者自己在一般日常生活中还觉察不到,只是在做专科听力检查时才被发现,因此,耳鸣患者应特别留意自己的听力,必要时应到耳鼻喉科用专业仪器进行听力测试,这对于确定有无听力下降以及分析耳鸣的原因都是非常必要的。
治疗耳鸣要“对号入座”
分清虚证和实证只是中医治疗耳鸣的第一步,目的是确立治疗的大方向(即用补法还是泻法),要想具体落实到治疗药物,还需要在虚证和实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辨别不同的证型,就他多年的临床所见,经常碰到的证型大致有以下六种:
◎风热侵袭型
症状:起病较急,病程较短,耳鸣音调较低沉,犹如吹风样,耳内可有胀满、堵塞的感觉,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疗:应从肺论治,用疏风、宣肺、通窍法治疗
◎肝火上扰型
症状:患者发病多较突然,耳鸣声较大,与情绪变化关系密切,常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多伴有口苦、咽干、心烦、头昏、头痛、急躁易怒等肝火上逆的症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应清肝泄热通窍
◎痰火郁结型
症状:此型病程一般较长,耳鸣、头昏、头沉、头重、头闷,耳内胀闷、堵塞感明显,可伴有胸闷、纳呆,舌质多较胖,边有齿痕,苔厚腻,脉弦滑。
治疗:治法应该化痰降火、和胃开窍
◎气滞血淤型
症状:此型耳鸣病程可长可短,除耳鸣外,全身其他症状多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见到舌质暗红或有淤斑淤点,脉弦涩。
治疗:治疗原则是行气活血,化淤通窍,方剂可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川芎、丹参、当归尾、赤芍、香附、柴胡、枳壳、毛冬青等。
◎肾精亏虚型
症状:此型病程较长,据临床情况来看,以老年人发病较多。耳内犹如蝉鸣,鸣声一般不会很响,可伴有腰膝酸软、眼花、眼干涩、夜尿增多、盗汗、失眠等症状。
治疗:以补肾益精、滋阴潜阳为主
◎气血亏虚型
症状:患者耳鸣病程较长,多表现出精神差,疲乏无力,头昏,劳累后耳鸣加重,食欲减退,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或厚,脉弱。
治疗:原则是以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鸣天鼓”有助开窍聪耳
除了吃中药和饮食调理外,耳鸣患者也可试试针灸。在运针手法上用平补平泻手法,或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10天为一疗程。另外,还可用王不留行籽、磁朱丸压耳穴,5天更换耳穴一次,5次一疗程。
下面介绍的“鸣天鼓”按摩疗法一般人都可自己试一试:
首先以双手指按摩耳廓四周,再用双手中指端塞入外耳道,前后旋转后突然松手。并以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廓、耳垂上下擦搓,使整个耳部发热。然后,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叩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处,耳朵里“咚咚”地响,有如击鼓声,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鸣天鼓”法。
这一方法有醒脑开窍、宁眩聪耳的作用,每天1~2次,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方法,而且对于中老年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主要用于脑部,周围血流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围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价: ¥36.4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健客价: ¥4.5益气升阳,聪耳明目。用于耳聋耳鸣,视物昏花。
健客价: ¥39.8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9.9曲美他嗪适用于在成年人中作为附加疗法对一线抗心绞痛疗法控制不佳或无法耐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健客价: ¥18.9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6.9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耳鸣肿痛,大便秘结,皮肤刺痒。
健客价: ¥35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6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52.8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辨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健客价: ¥46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26.5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