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这篇化脓性中耳炎的科普 你一定要看

这篇化脓性中耳炎的科普 你一定要看

2019-05-23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或因外伤性鼓膜穿孔导致的感染等引起。下面让我们对该病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众所周知,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极大。鼓膜穿孔后先以百分之三的过氧化氢溶液尽量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或用吸引器将脓液吸净,注意吸引器负压不可过大,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百分之零点三的氧氟沙星,也就是俗称的泰利必妥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液等,禁止使用粉剂,以免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

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通常表现为耳痛、发热、耳内流脓量多,听力下降或耳鸣、眩晕等。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显著充血,若鼓膜已穿孔则有脓液流出,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聋,少数患者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因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是造成治疗不及时的一个重要因素。

化脓性中耳炎的全身治疗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如早期治疗及时得当,可防止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部分患者因观念上存在使用抗生素有误解,而排斥或拒绝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或者有些患者因持续使用抗生素几天后效果不明显而频繁改用其他抗生素。

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会使用百分之一的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再使用百分之一的麻黄碱液和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可改善咽鼓管通畅度,减轻局部炎症。若经局部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应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怀疑有急性乳突炎应行X线片或CT扫描证实后立即行乳突切开引流术。

儿童在吮奶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易引发化脓性中耳炎,因此要掌握好喂奶技巧。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直至症状消退后五天到一个星期即可停药,务求彻底治愈。不可症状消退后即停药,以免变成慢性中耳炎。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有助于消炎止痛。全身支持疗法,注意休息,调节饮食。局部用药时要遵守医生医嘱,不乱用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