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耳鸣 > 耳朵里嗡嗡嗡 嘤嘤嘤 到底为啥会耳鸣

耳朵里嗡嗡嗡 嘤嘤嘤 到底为啥会耳鸣

2019-04-23 来源:健康巴渝12320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最近天气忽冷忽热,石先生的支气管炎复发了,他没有到医院就诊,而是自己在药店买了两种抗生素。连服5天后,石先生突然出现持续的耳鸣,到医院后被诊断为药物性耳鸣。

耳聋耳鸣,我们一直认为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事情,实际上这种病症在逐渐呈年轻化。由于受环境因素、饮食习惯、作息时间、工作压力的影响,一些上班族、大学生,甚至是青少年也出现了耳聋耳鸣的现象。

今天,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耳科、鼻科主任张朝梅为大家分享,在临床中的常见案例,希望引起更多人对耳鸣疾病的重视。

常见病例一

经常戴耳机听歌致神经性耳鸣

27岁的张卫酷爱戴耳机听音乐,最近突然感觉双耳嗡嗡作响,开始以为是上火引起的,休息一两天就能好,没想到耳鸣越来越严重;经医生检查发现,小张的右耳听力有所下降,被诊断为神经性耳鸣、耳聋。

医生提醒:

使用耳机注意控制音量和时间。和长期用眼一样,长期用耳也会导致器官疲劳。使用耳机一定要注意控制音量和时间,最好每隔30分钟左右取下耳机,让耳朵休息一下,避免内耳神经细胞疲劳受损。一旦发生耳鸣、听力下降等不适,应高度重视,尽快到耳鼻喉科做详细检查、早期干预,以求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内耳毛细胞如果长期受到损伤,往往不可恢复。

常见病例二

随手掏耳朵造成外耳道感染

32岁的莫先生左耳突然出现耳鸣,声如蝉叫。经检查,其属于外耳道损伤、感染引起的耳鸣。医生询问了解到,莫先生有经常掏耳朵的习惯,有时用挖耳勺,有时随手拿起牙签、回形针掏。

医生提醒:

人们通常说的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可以通过日常的咀嚼、走路、说话等自行排出,耳道里的耵聍会在外耳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还可以防止细菌、真菌感染,因此日常一般不需要掏耳。部分人群耵聍分泌旺盛,耳道口比较小或者耳道出现炎症,可能出现耵聍排出障碍,形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建议这部分人群请医生帮忙解决。

常见病例三

连服5天抗生素引起药物性耳鸣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石先生的支气管炎复发了,他没有到医院就诊,而是自己在药店买了两种抗生素。连服5天后,石先生突然出现持续的耳鸣,到医院后被诊断为药物性耳鸣。

医生提醒: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内耳又分为耳蜗、前庭等部位。通常来说,因吃药造成耳蜗中毒,会出现高调耳鸣、听力下降,并且逐渐加重,甚至全聋;前庭中毒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出现平衡失调。因此,处方药特别是抗生素等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特别是本身有耳病的人,就医时要和医生说明病史,提醒医生在开药时加以注意,以防加重病情。女性怀孕期间更要避免服用耳毒性药物。

生活中引起耳鸣的原因很多,如长时间接触噪声、使用耳毒性药物、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紧张、吸烟饮酒、耳部疾病等。耳鸣还可能是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高血压、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疾病发出的警报。

耳鸣虽有一定自愈性,但不应消极等待;对于病因清楚、病程较短的耳鸣,在耳鸣发作最佳期1-10天内,通过治疗大多数能够治愈;如果一旦超过最佳治疗期后,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