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耳鸣 > 耳鸣耳聋都是肾虚惹的祸吗

耳鸣耳聋都是肾虚惹的祸吗

2019-02-21 来源:知足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噪音消耗人体的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从而影响听神经而形成耳鸣。心情不快,郁气闭塞,或怒气上逆阻滞耳道也会出现耳鸣。

 “耳鸣是耳科常见的一大病症,目前医学界对其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明了。”有统计显示,17%~20%的成人有耳鸣,65岁以上老人发生率可达28%,耳疾患中耳鸣出现率高达85%。不少患者通常伴有烦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娱乐和社会交往。

五脏六腑气血失调皆可致耳鸣

中医学认为:耳为肾之窍,为肾所主,又与其它脏腑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

中医认为肾气通于耳,肾精虚衰,肾气不足,耳失濡养就会导致耳鸣。现代研究发现,老年免疫功能降低,是导致耳鸣的重要原因,临床观察肾气虚衰常与免疫功能降低有关。脾胃虚弱,食物中缺乏营养素使人体缺铁、缺锌,血液中缺少β一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引起耳蜗血管萎缩出现耳鸣。常处噪音环境,噪音消耗人体的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从而影响听神经而形成耳鸣。心情不快,郁气闭塞,或怒气上逆阻滞耳道也会出现耳鸣。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因此许多人认为耳鸣可能与肾虚有关。如果认为所有的耳鸣都是肾虚引起的,就会走入误区,因为耳朵与其他脏腑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他说:“除了肾虚以外,风热侵袭、肝火上扰清窍、火郁结清窍、气滞血淤、气血亏虚等不同的原因都可以引起耳鸣。因此在临床上需要仔细加以分辨,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治耳鸣要先探“虚实”

治疗耳鸣,中医讲究要先探“虚实”,即首先要分清虚证和实证这两大类。因为虚证和实证的治疗原则是完全不同的,《黄帝内经》指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即虚证要使用补法,实证要采用泻法,如果颠倒过来,则不仅治疗无效,甚至可能加重病情。临床上常见到一些耳鸣患者,没有经专科医生详细诊治,就自己买些补肾药来服用,效果不佳,有些甚至还加重了,其原因就是没有分清“虚实”。

一般来说,外邪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气滞血淤等原因引起的耳鸣属于实证耳鸣,患者的共同特点是起病较急,耳鸣声音较大,音调较为低沉,患者的形体一般也比较壮实,讲话的声音洪亮。

相反,肾精亏损、气血亏虚等原因引起的耳鸣属于虚证耳鸣,患者的共同特点则是起病较为缓慢,病程较长,耳鸣的响度较低,音调较高,疲劳后耳鸣加重,年老体弱的人患耳鸣以虚证为多见。

许多耳鸣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有些听力减退患者自己在一般日常生活中还觉察不到,只是在做专科听力检查时才被发现,因此,耳鸣患者应特别留意自己的听力,必要时应到耳鼻喉科用专业仪器进行听力测试,这对于确定有无听力下降以及分析耳鸣的原因都是非常必要的。

李慧英主任出身中医世家,自幼苦读医书,毕业于中医药大学,中医世家从小受长辈熏陶,后期进修全国协和医科大学,李慧英主任研究治疗耳鸣耳聋脑鸣20多年总结得出通窍止鸣汤疗法。

通过对患者的初次问诊,参考诊断结果,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综合各项指标和判断,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独一治疗方案,真正意义上做到一人一方,对症施治,告别传统医学的验方通用。

通窍止鸣汤分三个阶段根治耳鸣耳聋脑鸣

阶段一:药物治疗通络解毒,养血化瘀,滋阴补气,醇香开窍使病情得以控制症状减轻。

阶段二:药物针对性的,行气开窍,改善脑部供血,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毛细胞兴奋,打通血液循坏阻碍,辩证治疗脑鸣

阶段三:营养再生神经毛细胞,激活听神经,使神经细胞得以再生,从而达到根治。

小窍门

睡眠要充足

环境别太静

耳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疗耳鸣的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要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一旦有耳鸣,不要过度紧张,在配合治疗的同时可培养一些兴趣来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分散自己对耳鸣的关注。

2.避免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但也不要处于过分安静的环境中,因为大部分耳鸣在寂静的环境中更明显。如果环境特别安静以致耳鸣恼人,可适当制造一些音量适当的背景声音来分散注意力,如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等。

3.要避免或谨慎地使用耳毒性药物,少吸烟,少饮酒。

4.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切记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因为失眠与耳鸣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耳鸣可以影响睡眠,而睡眠不足又会加重耳鸣,形成恶性循环。

5.耳鸣的原因较为复杂,病情的轻重与个人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疗法,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治疗方法敏感性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配合治疗过程中既要有恒心,也要有信心,要有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此外专家还指出,常吃下列一些食物,有助于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听力:

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番茄等;

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等;

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菜、海带、紫菜;

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