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吸收 乱擤鼻涕招来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吸收 乱擤鼻涕招来中耳炎!

2018-07-02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将极大地影响耳的听觉功能,严重者平衡功能也受影响。再者,面神经从中耳经过,如果炎症累及面神经,会导致一侧面瘫。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吸收
 
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上,治疗目的是要去除患者身上的病因,改善患者咽鼓管的功能,消除中耳鼓室内负压的状况,消除患者鼓室内的积液,防止鼓室发生黏连和中耳胆脂瘤以及胆固醇肉芽肿的发生。
 
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通过鼓膜穿刺抽液,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它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中耳内的积液,改善中耳通气的情况。如果患者的中耳内积液过多时,可以反复地进行穿刺,在抽液后需要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来进行治疗。
 
对于进行鼓膜穿刺抽液而不能完全吸净,或者分泌的液体的患者来说,可以进行鼓膜切开手术。切开了鼓膜后,可以将鼓膜内全部的液体吸净,改善患者中耳炎的病情。
 
除了手术治疗之外,患者还可以选择保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通过使用鼻腔收缩剂可以改善咽鼓管的通气功能,但是这种药物具有依赖性,一般疗程不可以超过一周。如果频繁地使用这类药物的话,很容易引起药物性鼻炎的发生,常见的鼻腔收缩剂药物有麻黄素制剂、盐酸羟甲唑林等药物。除此之外,抗生素、黏液促排挤、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可以有效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乱擤鼻涕招来中耳炎!
 
记者了解得知,不少人习惯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试图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含有大量病毒和细菌的鼻涕向鼻后孔挤出,经过咽鼓管逆行到达中耳鼓室而引发中耳炎。
 
“我们的鼻腔和中耳之间有一个管道叫咽鼓管,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负责中耳的通气引流。当人患感冒或鼻炎时,不正确擤鼻有可能把细菌、鼻涕擤到中耳里去,从而引起中耳炎,导致耳聋、耳鸣。鼻的正确方法应该是:以轻重手法,先擤一侧,再擤另外一侧,切忌按压双侧鼻孔并使劲猛擤,这样不仅容易造成颅内压力不平衡,影响听力,并且易导致鼻涕进入鼻窦,引发副鼻窦炎,或进入咽鼓管,继发急性中耳炎。

中耳炎或累及面瘫
 
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其末梢感受器位于颞骨内。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再经过听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当中耳发生炎症病变时,将极大地影响耳的听觉功能,严重者平衡功能也受影响。再者,面神经从中耳经过,如果炎症累及面神经,会导致一侧面瘫。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