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发病的根本病机,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耳部气血瘀滞,耳脉闭塞,耳窍失养而出现耳鸣。
1.外感六淫:风寒、风热、等邪侵犯耳窍,清窍壅塞不利,其耳鸣如蝉。
2.痰浊:痰郁则化热,痰热郁结,循经上壅,耳窍被蒙,故耳鸣不休。
3.肝胆火盛:肝性刚劲,主升发疏泄,若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则耳鸣暴发。
4.瘀滞:瘀阻耳窍,气血流行不畅,耳窍失养而致耳鸣。
5.肾虚: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肾精不足,则耳窍失养,轻则耳鸣,重则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失聪。
6.气血亏虚:气血不能上荣头窍,耳窍失养而致耳鸣。
耳鸣的治疗
1.治疗原则:风热侵袭型宜疏风清热散邪;肝火上扰型宜清肝泄热,开郁通窍;痰火郁结型宜清火化痰,和胃降浊;肾精亏损型宜补肾益精,滋阴潜阳;脾胃虚弱型宜健脾益气升阳。
2.治疗方法
方剂仅供参考,服用需要咨询当地中医,根据体质辩证用药。
(1)风热侵袭型:①外治:用鹅不食草650g,辛夷花150g,煎水两次后混合,浓缩成1500ml,加盐酸麻黄素粉3.75g,葡萄糖粉15g,过滤消毒即成。滴鼻,每次数滴,每日2~4次。另用鲜石菖蒲捣汁滴耳,每次数滴,每日4~6次。②针灸治疗:取上星、迎香、合谷穴,针刺,留针10~15分钟,每日1次。③内治:用银花15g,连翘15g,薄荷10g,荆芥10g,淡豆豉10g,牛蒡子10g,竹叶6g,芦根15g,菊花15g,桑白皮10g,桔梗12g,蔓荆子12g,升麻10g,石菖蒲10g,甘草5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2)肝火上扰型:用龙胆草5g,栀子10g,黄芩15g,柴胡10g,木通10g,车前仁10g,泽泻15g,石菖蒲10g,大黄6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3)痰火郁结型:用法半夏10g,茯苓15g,陈皮10g,黄芩15g,黄连6g,枳实10g,杏仁10g,瓜萎仁10g,胆南星6g,甘草5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4)肾精亏损型:用熟地30g,山药30g,山茱萸10g,丹皮6g,泽泻10g,茯苓15g,五味子15g,磁石30g,石菖蒲10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5)脾胃虚弱型:用党参20g,黄芪30g,白术10g,当归15g,陈皮5g,柴胡6g,升麻6g,葛根15g,蔓荆子10g,石菖蒲10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主要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中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末梢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价: ¥32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健客价: ¥4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9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耳鸣肿痛,大便秘结,皮肤刺痒。
健客价: ¥25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6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361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39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