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怎么治?
耳鸣是指未有外源性声刺激,但感觉耳内、头中存在声响的主观感受。
目前西医多从心理、生理角度找“病因”,例如听神经瘤、外耳道耵聍、外耳道异物、中耳疾病等,当病因明确时应积极去除病因治疗,目前西医对耳鸣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从中医角度,耳鸣的认识和治疗较丰富。湖南中医附一耳鼻喉科主任朱镇华教授介绍说,中医认为耳鸣是全身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分实证、虚证。
实证:肝胆火旺、感受外邪、肝气郁结、痰湿困阻、气滞血瘀等证型。
虚证: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肾精亏虚等证型。
中医又有“耳鸣乃耳聋之渐也”,所以耳鸣往往是耳聋的预兆或相兼症状,亦可能是颅内病变先兆。长期耳鸣易产生思维、情感、听力、睡眠、注意力等多种病变,引起的病变又反过来影响耳鸣的发作,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朱镇华教授从中医角度辨证,介绍了几种西医病因不明或预后不佳的几种情况:
肝胆火旺型
此类耳鸣类似潮水、狂风、打雷之声,耳鸣时轻时重,常见性情暴怒之人,突发后常兼有夜寐不安、头痛眼胀、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宁等症状。
这类患者情绪自控力较差,中医有:“怒则气上”,“暴怒伤肝”,导致肝失调达,气郁结化火,上扰耳窍。
治疗来说,首先让患者安定情绪,调整心态,配合中医清肝降火之处方,比如龙胆泻肝汤或者栀子清肝汤加减等。平时饮食清淡,保持心情舒畅。可用菊花、石菖蒲泡茶饮之,同时维持基础病治疗,比如血压的控制。
肾精亏虚型
耳鸣特点多如蝉鸣之音,由轻渐重,安静明显,容易心烦失眠,听力减退,伴随腰虚酸软,夜尿频多,时有头昏眼花,记忆减退。临床观察发现,此类患者50-70岁较多,很大一部分人有听神经传导及脑干功能障碍。
中医理论讲“肾主精,开窍于耳,耳为肾之官,肾气通于耳”。此类患者多因后天失养,或房事不节,或年老肾精不足所致。
对此类患者,中医治以补肾填精生髓,可用肾气丸加减化裁,又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之理,故讲究肝肾同补。
建议平时少辛辣伤阴之品,多食滋补肝肾、填精益髓之品,如桂圆、黑豆、黑芝麻、核桃等,睡前亦可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的习惯,泡脚最好能中药浴足(如杜仲、牛膝、淫羊藿、山茱萸、菟丝子、何首乌等汤药),配合按摩及温灸合谷、肾俞、涌泉、背俞、百会、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
居家耳鸣通用疗法
鸣天鼓: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中指相接触,两食指抬起叠放在中指上面,食指用力下滑,重重叩击在后脑勺枕部,可听及洪亮清晰之声如击鼓,此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作用。
鼓膜按摩:两手掌心紧贴两耳轻轻按压,每秒2次,手法轻柔,避免过度施压引起耳痛,此法可疏通耳部气血。
营治城廓:两手分别按耳廓,一上一下或自上而下按摩耳廓,一次15分钟,此法不仅可活血通络治疗耳鸣,且预防保健。
主要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中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末梢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价: ¥34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健客价: ¥4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9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耳鸣肿痛,大便秘结,皮肤刺痒。
健客价: ¥25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6益气升阳,聪耳明目。用于耳聋耳鸣,视物昏花。
健客价: ¥89益气升阳,聪耳明目。用于耳聋耳鸣,视物昏花。
健客价: ¥50清肝泻火。用于耳鸣耳聋,口苦头晕,两胁疼痛,小便赤涩。
健客价: ¥28.5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耳鸣遗精。
健客价: ¥18.5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用于肝肾两虚,头晕目花,耳鸣,腰痠肢麻,须发早白;亦用于高脂血症。
健客价: ¥58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
健客价: ¥43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健客价: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