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的危害及其防治 中耳炎的特效偏方

中耳炎的危害及其防治 中耳炎的特效偏方

2017-10-09 来源:泉州城市通,民间特色特技特效疗法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甚至抽搐、颈部发硬、呕吐、腹泻等症状。大部分在小儿时发病,如果不进行正规治疗,以后会时好时坏,进而转为慢性,最终导致耳聋。

  中耳炎的危害及其防治

  中耳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耳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尤其以12岁以下儿童为多见。

  中耳炎分如下几种: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其在儿童中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有耳痛和沉脓。当鼓膜穿孔,脓液流出时,剧痛可减轻,但可伴畏寒发热,甚至抽搐、颈部发硬、呕吐、腹泻等症状。大部分在小儿时发病,如果不进行正规治疗,以后会时好时坏,进而转为慢性,最终导致耳聋。

  2、单纯型中耳炎。主要症状为耳流脓,听力减退和鼓膜穿孔。大穿孔可造成耳聋。

  3、骨疡型中耳炎。主要症状为长期持续性耳流臭脓,脓中可带少量血,骨质破坏,有肉芽增生。常伴慢性乳突炎,易引起鼓隐窝处及松弛部穿孔,也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拍片可发现骨质破坏或鼓窦区扩大等改变。应及时处理并发症,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4、胆脂瘤型中耳炎。主要症状为流脓时间久,伴有恶臭味,多次清洁耳道都难除净。当胆脂瘤破溃和发生病菌性炎症时,可侵蚀面神经、内耳,严重时可侵颅内,引起脑炎,危及生命。

  中耳炎这个“小毛病”不可忽视,一定要及时发现,正规治疗,直至治愈为止。

  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有:(1)感冒病菌从咽鼓管侵入中耳。(2)游泳方式不当,污水呛入咽腔,经咽鼓管入浸或洗头洗脸时污水进入耳道及中耳。(3)鼓膜外伤。(4)患急性传染病,并发中耳炎。(5)擤鼻不当。

  知道以上病因以后就应当了解如何保护中耳及鼓膜。首先应加强体质,防止感染及传染病的发生所引起的并发中耳炎。此外,擤鼻涕时应注意一个鼻孔一个鼻孔的擤,以防止造成鼓膜损伤。游泳、

  中耳炎的特效偏方

  中耳炎辅助治疗:韭菜汁15克,加明矾1.5克,滴耳,每次1—2滴

  急慢性中耳炎:夏枯草30克,龙胆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7—15天。

  化脓性中耳炎:常常耳内流黄水,耳鸣疼痛,口干口苦,小便黄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化脓性中耳炎属于脾胃湿热,肝郁化火者,以此方加减可获良效。

  处方:丹皮6克,山栀子10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党参15克,滑石15克,苍术10克,木瓜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炒谷、麦芽各10克,连翘15克。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疗程,一般连续服用2个疗程。

  张秀勤--刮痧保健康(第一集)

  说明:此方适用于脾胃湿热,肝郁化火者,以耳内流黄水,耳鸣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为辨证要点。

  本病治疗抓住肝、胆、脾三者的辨证关系,以清肝泻火,健脾渗湿,清热解毒为治疗之基本法则。

  头痛者加白芷、细辛、羌活疏风止痛;口苦加黄连、山栀子清泻胃火;牙痛加生石膏、升麻升散脾胃伏火;口舌糜烂者加大黄、黄芩、黄连清胃泻火;泻泄加炒山药、炒白扁豆健脾化湿。洗头、洗脸时注意对耳朵的保护,特别是在游泳时要防止耳中潜水。不可用火柴棍等挖耳以免误伤鼓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