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护理治疗 > 日常保健 > 妈妈注意了,孩子身体这四个部位不宜过度清洗.

妈妈注意了,孩子身体这四个部位不宜过度清洗.

2017-08-23 来源:艾茸宝宝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大家必须知道鼻粘膜就是分泌腺,刺激越多,分泌物就越多。如果每天不懈地清理鼻内分泌物,其实清理过程就会刺激鼻粘膜产生更多的分泌物。

  很多妈咪都喜欢自己的孩子干净乖巧,经常给孩子清洗皮肤,护理肌肤。但是,孩子这4大身体部位不宜过度清洗,过度洁癖反而会造成损伤。

  不要过度清洁下体

  有些妈妈们总在孩子每次大小便后都为她清洗。其实女孩子的一些阴道分泌物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对她娇弱的阴部皮肤黏膜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果天天使用肥皂或者清洗剂清洗,会破坏酸碱平衡,更容易被细菌感染。另外,经常频繁清洗,孩子的私处容易干燥,会伤害孩子娇嫩的皮肤。

  所以清洗孩子的私处的正确做法,一般使用清水清洗即可。

  不要经常给孩子挖鼻孔

  耳鼻喉医生表示,如果经常给孩子挖鼻,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破坏鼻腔的正常防卫功能,容易着凉感冒。

  大家必须知道鼻粘膜就是分泌腺,刺激越多,分泌物就越多。如果每天不懈地清理鼻内分泌物,其实清理过程就会刺激鼻粘膜产生更多的分泌物。

  切记,妈妈绝对不能用指甲挖。

  不要过度清洁肚脐眼

  很多妈妈都担心的问题,每次洗澡都怕弄到孩子的肚脐,里面好脏,黑黑的,又不敢用力抠,怕弄疼孩子,不知道应该怎么才好?

  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其下没有皮下脂肪,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用力抠、刮肚脐,或清洗过频繁会使病菌侵入,不仅会对腹腔内的内脏造成刺激,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等不适。

  另外,有的肚脐眼泥粘得很紧,过于用力,还可能会抠破皮肤,引发炎症。所以适度清洁即可,不用天天清洗。

  不要经常给孩子掏耳朵

  很多时候,爸妈见到孩子耳朵里有一点耳垢,便觉得要帮孩子掏耳朵了,以防耳垢越来越多,还影响孩子的听力。

  这样做是不对的

  少量的耳垢无害而有益

  耳垢,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由外耳道中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物质。耳垢平时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一般是不需要清除的。

  耳屎对孩子的益处

  耳屎能清洁耳道

  孩子的耳屎中含“耵聍”,它可粘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以及局部皮肤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起到清洁耳道的作用。

  耳屎能杀菌

  耳屎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耳屎能保护耳膜和鼓膜

  耳屎像哨兵一样守着外耳道的大门,阻止异物侵入耳朵,保护耳道和鼓膜。当空气中的尘埃侵入孩子的耳道时,耳屎就能把它们粘住,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如果有小飞虫飞进孩子的耳道,一旦尝到苦苦的耳屎,也马上就会“逃之夭夭”。

  耳屎能保护听力

  人之所以能够听到各种声音,是靠外界各种不同的声波传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所致。耳屎则可以像消声器那样减低声波的冲击,以保护鼓膜,进而保护听力。

  耳屎能防止感染性疾病

  耳屎具有一定的油腻性。假如孩子在洗澡时,不小心水流进耳中,耳屎就可以发挥“水来土掩”的作用,防止脏水的侵袭,进而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生。

  常掏耳朵的危害

  经常给孩子掏耳朵除了让孩子少了耳屎对耳朵的有效保护,容易受细菌、噪音的侵袭外,还会导致以下危害:

  孩子的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等。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

  2、耳屎越挖越多

  3、容易刺伤孩子鼓膜

  孩子是各型中耳炎的好发人群,由于孩子难以描述耳痛、耳闷或听力下降等表现,临床上常易漏诊和误诊,家属也容易忽视,容易转为比较难治的慢性中耳炎。

  小儿耳屎多的家庭护理要点

  1、如果有耳屎屑,感觉外耳道发痒,可用棉签沾医用酒精轻轻擦拭,这样不但止痒而且有消毒防止感染的作用。

  2、游泳之前最好由医生检查一下,先把耳屎屑取出,以防进水后形成栓塞。

  3、较小的耳屎,用特制的耳屎钩或用钝匙轻轻取出。大的耳屎、或孩子不合作,可先滴几天特制的耳屎水,待那耳屎泡软,粉碎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即可。

  4、一旦耳屎诱发了炎症,应先积极消炎,并尽快取出栓塞,以防引流不畅,致使炎症向内扩散。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