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鸣的中医辨证论治
但神经性耳鸣的病机复杂,临床诊疗均存在较大难度,是耳鼻咽喉科的疑难病证。中医辨证论治对于耳鸣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根据古今文献,对神经性耳鸣的辨证与用药方面略致浅议,以就正于同道。
一、耳鸣辨证,首辨虚实,次明脏腑
耳鸣辨证,以虚实为纲,古人诊耳鸣必辨虚实。《医贯》卷五说:“耳鸣以手按之而不鸣或少减者,虚也;手按之而愈鸣者,实也。”《景岳全书》指出:“凡暴鸣而声大者多实,渐鸣而声细者多虚,少壮热盛者多实,中衰无火者多虚,饮酒味厚,素多痰火者多实,质清脉细,素多劳倦者多虚。”耳鸣辨虚实,主要依据耳鸣的症状、起病、全身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一般而言,耳鸣暴发者多实,渐发者多虚;新鸣者多实,久鸣者多虚;耳鸣音调高亢者多虚,低沉者多实;鸣声响度大甚者多实,响度小者多虚;鸣声持续不歇多实,鸣声日轻夜重多虚;以手按耳屏鸣声愈响者多实,手按之鸣声减小者多虚;年轻、体质壮实者耳鸣多实,老年、体质虚弱者耳鸣多虚,但临床并非尽然;属于风邪侵袭、肝火上扰、痰火上壅、气滞血瘀证者属实,属于脾胃虚弱、心脾两亏、肝肾阴虚、肾阳亏虚证者属虚,但虚中挟实,实中挟虚,虚实挟杂证临床并非少见。
耳鸣辨证,以脏腑辨证为立法用药前提,但不排除采用气血、阴阳、病因(主要是六淫之风邪、风热、风寒,湿邪等)等辨证之法。从脏腑辨证角度看,耳鸣与五脏相关。耳鸣治肺,多为风邪侵袭所致(表现为外感所因,或有鼻塞不利,手摸头面皮肤有异常感或致耳内响声;可从疏风通络,祛风止鸣立法,用清神散或银翘散加减。《和剂局方》清神散组成:檀香、党参、羌活、薄荷、荆芥穗、甘草、石膏、细辛)。耳鸣治肝与耳鸣治心治心之辨见后文。耳鸣治脾,多与脾胃亏虚(表现为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耳鸣入夜明显,舌淡,脉弱等;可从健脾益气,升清利窍立法,药用益气聪明汤加减),痰火上壅(表现为耳鸣声宏,耳胀闷,胸脘满闷,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可从清热化痰,降火止鸣立法,药用清气化痰丸加减),或脾虚痰湿(表现为倦怠纳差,舌胖,苔腻;益气健脾,除痰通窍立法,药用六君子汤加减)。耳鸣治肾,见于肾阴亏虚(表现为耳鸣夜甚,腰膝酸软,头晕眼花,五心烦热,脉细数;可从阴补肾,降火止鸣立法,药用耳聋左慈丸加减),肾阳亏虚(表现为耳鸣夜甚,腰膝酸软,肢凉溺清,夜尿频,脉沉迟弱;可从温肾壮阳,引火归原立法,药用右归原加减),或阴阳两虚(表现为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齿摇发脱,耳鸣夜甚,五心烦热,畏冷肢凉,脉沉弱无力;可从滋阴壮阳,补肾通窍立法,药用肾气丸加川牛膝、磁石、五味子、丹参之类)。但临床上,单一证候少见,往往是多证同兼,宜辨明主证与次证(兼证),尤其是辨明与心、与肝的兼证。辨证明,才能立法妥,用药验。
二、耳鸣重在调脏腑,治标酌从风火求
耳鸣者,其本在脏腑失调,故治本之法,重在调理脏腑,或攻邪以疏风、清火、除痰、行气、活血,或补虚以培气血阴阳不足。然耳属清窍,清窍不同,病机各有特性。耳鸣病机,固然以脏腑失调为本,至于其鸣者,为静谧失守,标在风与火,以风、火主动。当于主治中酌兼祛风、降火,以还耳窍静谧之性。
风:耳鸣何以当祛风,以耳鸣之声如风之象,或为外风相乘,与气相击则鸣。《肘后备急方·治耳聋诸病方》卷六有“卒得风,觉耳中悦悦者”之说;《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有“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之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八亦有“风邪入耳,与正气相干,搏于血气者,即为鸣”之议;《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有“火风侵窍而耳鸣者,宜驱风清火汤”之治;《杂病总诀·杂症·耳病章》卷下有“风温上郁耳鸣”,从“火风侵窍,用轻可去实法,轻清泄降,薄荷、马勃、桔梗、苦丁茶、银花、绿豆皮、菊叶、连翘、杏仁、通草、川贝、荷梗、益元散、羚羊角、连翘、元参、黄芩、滑石、蔓荆子、石膏、大力子、荷叶汁、山栀、夏枯草、淡竹叶”等用药之法。耳属清窍,“高巅之上,唯风可到”,耳鸣之治酌佐风药,属外风相乘所致,取其辛通走窜之力以祛风止鸣,药用轻清泄降,疏风通窍之品已如上述。若久病耳鸣者,乃风之象,非属外风,则宜虫类药物以搜风止鸣,常用全蝎、蜈蚣;或从平肝息风,如天麻、钩藤、蝉蜕、地龙,白蒺藜、羚羊角之类。龚慧涵氏[1]等认为,风药佐于耳鸣诸证有增效作用(过用亦耗气损阴)。故祛风止鸣、搜风止鸣、息风止鸣之法,多为佐治,亦属常法。
火:耳鸣何以属火?阳气有余便是火,《素问·脉解》说:“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主病·火类》说:“水虚火实,而热气上甚,客其经络,冲于耳中,则鼓其听户,随其脉气微甚而作诸音声也。”《医林绳墨·耳》卷七亦说:“气虚耳聋,火聚耳鸣……火者,少阳三焦有余之火也……火当宜泻。”热为火之渐,火为阳之极,火性动,火热上盛而动,扰乱耳窍静谧则耳鸣。故治耳鸣,当明辨是否有火,有则酌从火论治。火有虚实,痰火、肝火、心火多属实火,肝肾阴虚则生虚火,元阳不足亦可虚阳上浮。实火多从苦寒清泄以降之,多从龙胆草、栀子、黄连、牛黄之类而酌用;亦可潜阳,如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牡蛎之类。虚火宜潜降,常用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牡蛎、鳖甲、龟板、珍珠母之属;亦或苦寒直折,如黄柏、知母、川牛膝,引火下行。虚阳上浮之火则宜导龙入海,引火归原,重用附、桂之类以佐之,主方当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旨以定。
三、耳鸣扰神宜治心,耳鸣乱情宜疏肝
耳鸣最扰心神,心神受扰,则睡眠难安,致耳鸣益甚。故耳鸣患者多有睡眠障碍,药物之治,当佐安神之品,既有利于改善睡眠,亦有利于止鸣。心主则神明,安神重在治心。主要有:
1、养心安神:由于脾胃亏虚,或气虚、血虚、阴虚,以及气血不足、气阴不足等证,俱可致心神失养,而见心悸怔忡,睡眠难入,或睡眠梦多,易醒,或自觉耳鸣与心跳同步,宜治以养心安神,如酸枣仁、茯神、人参、大枣、龙眼肉、百合、远志、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刺五加、羊红膻之类,可酌情选用。
2、解郁安神:多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扰心,证见胁胁不适,神情不畅,心事重重,饮食不香,情志抑郁,耳鸣以致心烦,睡眠难入,宜治以解郁安神,如合欢花、合欢皮、丹参之类,可酌情选用。
3、清心安神:凡心火上扰、肝火上扰、痰火上壅、肝肾阴虚等证者,俱可因火盛内扰心神,以致急躁易怒,耳鸣声大,口干心烦,睡眠难入,舌红或舌尖红赤,脉数,治宜清心安神,如黄连、栀子、莲子心、水牛角之类可酌情选用。此类药物无直接安神之效,而能清降心火,心火降则神安。
4、镇惊安神:凡心火上扰、肝火上扰、痰火上壅,以及肝肾阴虚等证者,尤其是惊恐、愤怒之因,可致情志失畅,致惊悸不安,胸中烦热躁扰,耳鸣嘈杂,夜卧惊起,以致睡眠不宁等,治宜镇惊安神,如磁石、珍珠(粉)、龙骨、龙齿、珍珠母、牡蛎、紫贝齿、紫石英、朱砂、琥珀之类,可酌情选用。
而王永钦氏[2]对耳鸣治心论之颇详,有清心安神,治宜清心泻火,方药用清心熄呜汤(经验方:栀子,黄连,竹叶,莲子心,生地,水牛角,合欢皮,甘草)或黄连泻心汤、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朱砂、甘草、黄连、当归、生地黄)加减;养血安神,方药用四物汤合酸枣仁汤(《金匮要略》: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加减;滋阴安神,用天王补心丹(《仁斋直指》:熟地黄、白茯苓、人参、远志、石菖蒲、玄参、柏子仁、桔梗、天门冬、丹参、酸枣仁、麦门冬、炙甘草、百部、五味子、茯神、当归、杜仲)加减;交通心肾,用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韩氏医通》:黄连、肉桂)加减;清心疏肝,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补益心脾,用归脾汤加减;活血通脉,用通窍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重镇安神,用琥珀安神丸(琥珀、生地、玄参、天门冬、丹参、当归、龙骨、人参、茯苓、大枣、甘草、柏子仁、五味子、酸枣仁、远志、合欢、桔梗)加减。或朱砂安神丸合磁朱丸加减;清心化痰,用黄连温胆汤、牛黄清心丸、礞石滚痰丸之类加减;益气养心,用养心汤(《仁斋直指》:黄芪、茯苓、茯神、人参、当归、川芎、肉桂、远志、五味子、炙甘草、枣仁、柏子仁、半夏)加减,心阳虚弱者,可合用真武汤加减。
耳鸣既扰神,亦乱情志,令人烦躁、忧郁,气有所结,则肝病。肝主疏泄,性喜条达,病则气机不畅,五脏受害,故耳鸣可从肝论治[3,4]。临床上,耳鸣诸证而兼肝病证,宜酌兼治肝之法,主要有:
1、疏肝解郁:用于耳鸣因于情志不畅、气机不利所致,多为兼证,表现为耳部闭胀感,或有胸胁不适,常用柴胡、郁金、香附、川楝子、合欢花、合欢皮之类,或酌用青皮、枳实、枳壳、木香、檀香之类以破气行滞。
2、清肝泄火:用于耳鸣而伴急躁易怒,耳鸣嘈杂,口苦、头痛、眩晕、心胸烦热躁、夜寐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火内盛或肝火上扰之证者,常用药物如龙胆草、青黛、栀子、黄芩、黄连、牡丹皮之类。可酌情选用。
3、养血(阴)柔肝:用于耳鸣证而伴有精神忧郁,胸胁隐痛,面色少华,胁下隐痛,头痛,两目干涩,入夜耳鸣声细,少寐多梦等肝血或肝阴不足之证者,常用药物如当归、白芍、生地黄、枸杞、何首乌、桑椹子、女贞子、旱莲草之类。宜酌情选用。
4、平肝潜阳:用于耳鸣肝肾阴虚,虚阳上亢。证见耳鸣如蝉,入夜为著,时有头面烘热,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虚烦失眠,舌红苔少,尺脉浮等证,常用药物如白芍、生熟地黄、龟板、鳖甲、龙骨、珍珠母、牡蛎、石决明、紫贝齿之类。
5、平肝息风:风为阳,虚阳上扰则生风,以致耳鸣如蝉。肝肾阴虚,脾胃亏虚、气血不足,皆致虚阳上扰,俱当酌佐祛风止鸣之品,如天麻、钩藤、蝉蜕、地龙,白蒺藜、羚羊角之类。
了解疾病的中医辩证成因,之后根据我们的产品搭配调理。圣原产品调理建议:产品建议配搭使用方法,温通配清伶杞饮清内外湿气,温齐配金畅饮提高免疫力,荞果金健脾胃。
温通做整背祛湿气寒气,温齐做肚皮提高机体免疫力,三天一次。
喝清伶杞饮排体内湿气;
金畅饮去肺部垃圾,每周连续三天后停四天,第二周再三天停四天。
金畅饮和温齐配对,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
清伶杞饮和温通配对,一个体外排湿,一个体内排湿。
乔果金调脾胃,每天金畅饮和温齐配对,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
两次每次两包连续喝两周。
神经性耳鸣的治疗
神经性耳鸣有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两种,后者别人在旁边亦可以听到。其中主观性最为多见。耳鸣是一个扰人不安、令人心烦的常见症状。长期耳鸣的痛苦与困惑,不难理解。可试用以下方法治疗:
1、利多卡因100mg加生理盐水5~10ml静脉缓慢推入(3~5分),1/日,7日一疗程,休息一周重复一疗程,该药治耳呜效果明显,但维持时间较短,但对持续耳鸣、其他方法疗效不佳时可试用。
2、卡马西平100mg/片,用法以剂量渐增法为好,第一周100mg1次/日,第二周100mg2次/日,以后每周增100mg/日,可增至200mg3/日维持,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每周减1片),不要骤然停药。该药有效率据报道可达80~90%,但可有头晕、嗜睡、恶心等副作用,减量后可消失。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引用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应定期检查血象与肝肾功能。一般在其他治疗无效时采用,老年人慎用。
3、改善耳蜗血供:可选用西比灵5~10mg1次/每晚;培他定8mg3次/日,或金纳多、舒耳丹等。/
4、维生素B1、B6等神经营养药物可改善耳鸣。
一、掩蔽治疗是利用掩蔽器产生一种与患者耳鸣声音频率相近的掩蔽信号,以掩蔽和抑制耳鸣,当掩蔽声撤除后,耳鸣减轻或消失,称“后效抑制”。长期坚持可使耳鸣发作间歇期逐渐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甚至不在发作。
常用的耳鸣掩蔽器有三种:耳鸣掩蔽器,助听器,耳鸣器。根据患者情况选用。
另外,一时找不到掩蔽器,“随身听”也是一种很好的耳鸣掩蔽器。患者可在音乐欣赏中起到治疗作用。
二、高压氧是治疗耳鸣的新疗法。经大量临床临床实践证明,它是治疗耳鸣的有效方法之一。伴有神经性耳聋的耳鸣患者是高压氧治疗的最好适应症。其原理是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听觉感受器的缺氧损害,促使耳蜗与听神经的功能恢复。咽鼓管不通畅者不宜高压氧治疗。
心理保健:耳鸣可以采用心理治疗,如松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瑜加术等。治疗原理是转移患者对耳鸣的注意力,消除不良兴奋灶。心理医生要求耳鸣患者要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一要积极治疗耳鸣,二要主动解脱对耳鸣的过分关注,用自己喜爱的工作和活动,去“冷漠”耳鸣,主动建立一个良性兴奋灶,逐步取代耳鸣兴奋灶。
生活保健:避免噪声;不吸烟、忌浓茶:尼古丁使血管痉挛,耳鸣加重;洒影响咖啡因收缩脑血管,加重耳慎低盐、低脂:高钠加重迷路积水,高脂引起耳蜗血流量减少,长期高脂引起动脉硬化,均加重耳鸣。
耳保健操:摩耳轮—以双手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推摩,直到耳轮发热;拉耳垂—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垂60次;拔双耳—两手食指插入耳孔,先旋转3次,然后突然松手拔出,耳中“啪啪”鸣响6次;鸣天鼓—用掌心堵住双耳,手指放在脑后,用食指压中指并滑下,轻弹后脑部“咚咚”鸣响60次;摩全耳—用双掌心磨擦发热后,分别磨擦耳正面与背面各6次。耳保健操长期坚持有强肾、健脑、聪耳之功效,对耳鸣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