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得了鼻息肉怎么办?
1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粘膜极度肥厚、水肿形成的。
开始为局部粘膜水肿、半透明隆起、无蒂,此时称息肉样变性。病变继续发展,因水肿组织的重力作用,逐渐下垂而形成有蒂的息肉。
鼻息肉可分为水肿型(粘液型)、血管型(出血型)、纤维型、囊肿型等数种,一般常见者为水肿型或混合出现。
2为什么会长鼻息肉
鼻息肉产生的原因至今尚不够清楚。但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和感染(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其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
鼻息肉是由鼻部粘膜长期水肿所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为主要原因。
3怎么才能确诊鼻息肉
首先,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的新生物,如新鲜荔枝状或去皮葡萄状或呈储水橡皮袋状。触诊时柔软,可移动,不易出血,不感疼痛,根据上述典型发现,诊断较易。后鼻孔息肉有时通过前鼻孔不易看到,检查时须先将鼻粘膜加以收缩,并行后鼻镜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及鼻窦CT片,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然而,对于老人,一些鼻腔鼻窦肿瘤需要和鼻息肉鉴别。如果发现某些鼻腔新生物表面不光滑、质脆、易出血,或鼻涕中带血,应提高警惕,尽早摘除,进行病理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4怎么治疗老人鼻息肉
鼻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并给予病因治疗,如抗过敏性,减少感冒等。对反复复发者可考虑行筛窦开放或根治术。
现在的作鼻息肉手术,都是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只要在两个鼻孔用一种叫做切吸刀的设备,像收割机一样,很快就把鼻息肉全部切除了,一般出血不多,术后恢复也很快。虽然老年人年纪不小了,但只要身体健康,心肺功能正常,没有其他慢性疾病,手术风险不大。
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很大,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主要采用鼻腔冲洗、鼻腔喷药和口服药物,也可以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
5不及时治疗会怎样
长期鼻塞,睡眠打鼾,其实是呼吸道阻塞的表现,会导致缺氧,血压增高,增加心脏负担,不但加速血管硬化,严重时甚至引起心梗、中风其他严重的问题。
6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1.为了确保手术成功,手术前2周需要开始吃药、喷鼻子和清洗鼻腔。
2.为防止血栓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其他抗凝药物的老人,应该停药至少10天才能手术。
3.刚做完手术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烟酒,以防止继发性出血。
4.鼻息肉很容易复发,手术治疗后,仍然应该继续吃药、鼻腔喷药及鼻腔冲洗,还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到医院复查,换药。
鼻息肉的日常预防方法
鼻息肉症状表现为经常鼻塞,并随息肉体积长大而鼻塞加重。鼻涕多,常伴有打喷嚏,如果并发鼻窦感染,会产生脓涕,多有嗅觉障碍。息肉蒂长的可以感到鼻腔内有东西随呼吸移动。
鼻息肉危害
鼻息肉是很常见的鼻部疾病,但是鼻息肉长期不治疗对人体的危害却不可轻视,不仅是堵塞鼻腔,那些生长速度快,体积较大的鼻息肉,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后鼻孔息肉会导致呼吸时鼻部呼气困难,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使得患者面部发生严重变形。因此,患者应给于高度重视。
下面提供几点鼻息肉的预防方法:
1、应积极防治各种慢性鼻病。如鼻鼽、鼻渊等,以预防变生息肉;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及全身其他慢性疾患。
2、长时间的感冒不愈最容易发生鼻息肉。对于息肉较大者,长久吃药是不好的,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很多患者在手术后就开始肆无忌惮,这样也是一种错误的表现,手术后的护理和预防等同于二次手术。
3、饮食预防方面,少吃油腻肥厚之物,避免过食生冷、鱼虾等腥荤之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食物。特别过年期间,为身体健康着想,要忌口舌,不能因为一时贪吃导致再次遭受疾病折磨。
4、避免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的各种因素: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受凉、饮酒、吸烟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保健习惯。
5、在冬春寒冷季节或感冒流行期间,外出须带口罩,避免公众集会,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对发病者做好隔离工作。对污染的室内,可以用白醋蒸空气消毒。
6、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力,预防伤风感冒,以免症状加重。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不良条件的适应能力,如晨跑、冷水浴或冷水洗脸等,提高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只有体质增强了才会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是鼻部疾病。
鼻息肉是常见鼻部疾病,但是拖延不治危害很大,并发症多,并且生命力很顽强,即使治疗后,不小心预防保养仍然可能有复发的现象,患者需谨遵医嘱,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