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耳鸣 > 日常生活如何做到预防耳鸣 耳鸣患者要警惕的6种并发症

日常生活如何做到预防耳鸣 耳鸣患者要警惕的6种并发症

2017-07-29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耳鸣是我们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耳朵里有异样的声音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多数人对耳鸣的症状不了解,所以忽视了治疗或错误的治疗。

  日常生活如何做到预防耳鸣

  1、远离噪音伤害

  长时间接触较大的声音会造成听力受损,同时产生耳鸣,此时听到耳鸣声往往与受损的听力频率相同。所以要远离发声源,避免噪音伤害耳朵。

  2、耳鸣预防从脚开始

  每晚泡脚可预防耳鸣泡脚对预防耳鸣有很大帮助,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每晚用热水泡热双脚,然后点按脚心“涌泉”穴,用柔力点按穴位。再用力拍打大腿外侧的胆经,拍打至肤色微红为止。

  3、日常饮食要少盐、严禁喝酒

  钠虽然不会给所有耳鸣患者带来问题。但是患有梅尼尔氏症等内耳疾病,或者有高血压的病人,应该尽量减少钠的摄入。而酒精随血液慢慢滞留在内耳腔,会破坏最敏感及脆弱的内耳神经,造成耳鸣及重听等症状。

  4、避免工作压力过大

  用脑过度,缺乏休息,因工作过量、业绩挂帅等压力下,致易引发耳鸣及眩晕症。

  5、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是耳鸣最困扰之事,因睡眠不足而引起耳鸣,又因耳鸣严重而影响睡眠,恶性循环下耳鸣因而加重。

  6、避用有毒药物

  如医治结核病之链霉素、治疟疾之奎宁、利尿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抗癌药物都会引发耳鸣。

  耳鸣患者要警惕的6种并发症

  外耳病变

  耵聍栓塞、活动的异物等、因其接触鼓膜,于头部活动时可引起耳鸣。

  内耳耳蜗病变

  早期梅尼埃病损害耳蜗顶周螺旋器时出现低频耳鸣。耳毒性药物、噪音和老年性耳蜗损害,均可出现高频耳鸣,伴有感觉神经性聋。

  中耳病变

  中耳炎、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等均为耳鸣的常见病因。中耳鼓室周围的病变,如颈静脉球体瘤、颈静脉或动脉解剖异常、动静脉瘘等可引起搏动性耳鸣。

  心血管疾病

  是最为常见的耳鸣原因之一,其中约有10%为高血压。耳鸣常呈搏动性,与脉搏、心跳同步。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缩小、狭窄亦可出现搏动性耳鸣。贫血者因心脏输出量增加引起搏动性耳鸣。

  内分泌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均可引起搏动性耳鸣,前者因心输出量增加,后者由于细胞液增加或内淋巴压升高所致。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症、碘或锌缺乏、肾病等引起耳鸣的发生率较高。

  神经精神疾病

  脑膜炎、脑震荡、脑干肿瘤和血管病变皆可引起耳鸣,称为中枢性耳鸣。精神状态与耳鸣的产生有一定关系,精神紧张可引起血液循环改变,促发耳鸣。失眠、头昏、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常伴发耳鸣,但体检无器质性病变,听力学测试无异常,亦无神经科的病因,与心理障碍有关,属精神性耳鸣。

  耳鸣患者的护理须知

  1、由于耳鸣起因较慢、病程都非短期内发生,故调理一般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病人在配合调理过程中要有恒心,不要轻易放弃。

  2、要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一旦有耳鸣,不要过度紧张,应及时接受医生的诊治。在诊治过程中,听从医生指导,积极配合调理。并且可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他优势(如业余爱好和热爱本职工作等)来分散自己对耳鸣的关注,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多培养一些兴趣点。

  3、避免在强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或过多地接触噪声。少吸烟、少饮酒、生活作息有规律,睡眠不宜过长(中青年7—8小时,老年人6小时睡眠即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