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耳鸣 > 耳鸣常见五大误区 突发性耳鸣警惕心血管疾病

耳鸣常见五大误区 突发性耳鸣警惕心血管疾病

2017-07-07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很多人认为耳鸣只是小问题,认为没有必要就医,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下面我们来看看耳鸣常见五种错误认识。

  耳鸣常见五大误区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造成耳部不适的症状,也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耳鸣不是一种多么严重的疾病,可能过一阵子就好了或者根据自己的判断,盲目进行治疗,但长此以往,病情可能会加重,甚至会有其他的疾病隐患也陆续暴露了出来。下面就说几种常见的认识误区。

  认识误区一:耳鸣只是小问题,不影响衣食住行

  耳鸣耳聋除了少数由耳朵本身病变引起,更多是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导致的。耳鸣耳聋一般是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病变的信号。形成耳聋耳鸣的原因相当复杂,应详细分析检查病因,合理用药,对症治疗,方才有效。所以耳鸣耳聋不是小问题,患者不容忽视。

  认识误区二:认为耳鸣治不了而拖延不治

  很多耳聋耳鸣患者都认为自己的病治不好,治不了。来就诊的患者往往是持续多年甚至二三十年,严重到听力丧失才着急进医院治疗。耳鸣耳聋患者往往期盼像治感冒一样吃吃药,打打针就能好了,这是不可能的。专家提醒耳鸣耳聋患者如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认识误区三:轻信偏方,抱有侥幸心理

  一些患者听信游医吹牛、打保票,花大价钱去服所谓的偏方妙药,甚者求神拜佛误认中邪等封建迷信活动。这些方法缺乏专业知识,不但可能起不了治疗作用而且越治病越严重,正确做法是讲科学,信科学,用科学。

  认识误区四:耳鸣是耳内发炎,滥用抗生素药

  一些患者认为耳鸣耳聋是耳内发炎,可以用抗生素治疗,结果不见好,反而加重了耳鸣耳聋的病情。不但治不了耳鸣耳聋,还会雪上加霜,在治疗无望的情况下,又拖拖拉拉几十年,到后来实在影响工作和生活,十分痛苦才来治疗,却为时己晚,花钱多疗效慢。

  认识误区五:慢病慢治,延误治疗最佳时机

  临床上,往往很少部分患者在一有症状就立即到医院治疗的,一般都是置之不理,拖个大半年或者自行盲目用药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突发性耳鸣耳聋,在发病7-10天左右治疗,治愈效果最好,之后治愈效果降低,半年以上或更长时间的突发性耳鸣耳聋的治愈率越来越差。因此,专家提醒患者遭遇突然性的耳鸣耳聋,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甚至造成永久性耳聋。

  以上都是一些常见的错误认识,因此,耳鸣的患者还是应该摆正心态,把耳鸣当成一种疾病来对待,它的确看起来不那么可怕,但如果不正确治疗,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出现耳鸣,到医院进行就诊,让医生给出正确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相信您的耳鸣一定会很快好起来。

  突发性耳鸣警惕心血管疾病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与遗传发育不好、病毒感染、血管变化、自身衰老、药物损坏,以及职业和环境因素有关。一个原来没有耳鸣症状的中老年人,在近期内突发耳鸣,可能是患心血管病的先兆。

  中老年人不明原因耳鸣须警惕心血管疾病

  有关专家认为,耳与心血管系统存在着生理联系,耳与心血管在大脑和脊髓及其通路上的神经分布有许多共同点,吸烟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对耳蜗的影响比对心血管的影响大。在心血管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使耳蜗早于心肌出现病情改变,并损害耳蜗功能,引起耳鸣。当动脉硬化或出现使血液黏稠度增高的因素时,很容易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生,血小板聚集,脂质及胆固醇沉积,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听神经功能下降或丧失,就出现了非耳源性耳鸣或耳聋。

  中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耳鸣,经久未愈或渐渐加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治疗。关键是要及时检查血脂、血压及心电图,以明确是否患有隐性心脏疾病。有些人长期耳鸣,但如果近期耳鸣加重,也应该检查心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