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耳鸣 > 噪声与耳鸣有何关系?感音性耳聋随身听惹的祸

噪声与耳鸣有何关系?感音性耳聋随身听惹的祸

2017-07-02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林为了工作方便就搬到了离公司较近的住宅区,但是这个住宅区离工厂特别近,而且来往的车辆也特别多,一到夜里,喇叭声吵得让人无法入睡。经过一段时间后,小林发现自己的听觉越来越弱,同事讲的话要讲的很大声才听得到,同事们都笑话他是不是耳聋了。

  噪声与耳鸣有何关系?

  噪声,是一种没有一定规律的混乱嘈杂声音。一切吵闹的响声或令人烦躁的响声,都可以称为噪声。由于现代工业高速发展,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处处都可以产生大量的噪声。例如,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工具叮叮当当的撞击声,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等。

  噪声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持久的过强的噪声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情绪抑郁、注意力降低、反应迟钝、易于疲劳等。研究表明,噪声能够影响许多器官的活动,如使心跳节律改变、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胃肠蠕动和分泌腺活动减弱等。此外,噪声尤其是过强噪声,对听觉器官造成损害,而导致耳鸣、耳聋等症状。

  在引起噪音性耳鸣的各种因素中,以强噪声最为常见。在工业噪声造成的职业性噪声性耳聋患者中,多数有过或长期伴有耳鸣症状。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体验过强噪声引起的瞬间耳鸣。

  例如,离开了吵闹的摇滚乐厅后,觉得耳内嗡嗡作响;一阵鞭炮声过后,耳内常鸣响不止等。引起耳鸣的噪声,需达到一定的强度,一般来说,超过安全噪声标准85~90分贝A声级强度的时候都有可能造成耳鸣及耳聋。

  对同一强度的噪声,存在着个体敏感性的差异,不一定每个人的内耳都受到伤害,而只是敏感度高者才受到伤害后受到伤害的程度最重。动物实验也呈现类似的结果,如把同样月龄的豚鼠放置在同一个127分贝A声级的白噪声环境3小时,只有一半动物呈现永久性听力损失,而另一半仅表现为暂时性听力损失,个别动物甚至不表现明显的听觉阈移。

  鉴于噪声引起耳鸣的现象在临床观察中可以多次重复。为此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耳鸣动物实验模型之一,就是暴露噪声法提供的。

  如果把噪声与某些潜在性耳毒性药物相结合,造成耳蜗损害的结果就比单一因素明显得多。比如,单用氯霉素一半不引起任何耳蜗损害;单用红霉素时,耳毒性作用极小。当把强噪声与这些抗生素结合使用时,如在服药期间暴露于强噪声环境中,构成耳蜗损害的危险性就大大增加。

  用大鼠做的实验为此结论提供了证据,两种因素综合组与单一因素组相比,显示了耳蜗更为肯定的功能与形态学改变,如耳蜗微音电位振幅的降低,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到的耳蜗毛细胞静纤毛排列紊乱等,而单一因素组并不出现这些变化。

  感音性耳聋随身听惹的祸

  小明本是个伶俐聪慧的孩子,可到了高一下学期,老师发现他变迟钝了。课堂上刚讲完的内容让他复述,他却说不出来。问他为什么,他犹豫好长时间才说:“老师,你讲课声音太小,我根本没听清楚。”而他同桌和坐在最后的同学都说听清了,这时,老师意识到小明的耳朵出了问题。在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医生诊断出小明患有“感音性耳聋”,已接近中重度。

  医生经过询问,查不出小明有遗传性、先天性、药物性以及其他引起耳聋的原因。后来发现小明的衣服口袋露出个随身听的耳塞,并得知他非常喜欢塞着耳塞听音乐,经常一听就是几个小时,医生这才找到原因。原来,小明的耳聋是随身听惹的祸。

  专家说法:随身听致聋是个缓慢过程

  随身听对听力的影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听力下降缓慢,患者感觉并不明显,往往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但最终会影响听力,而且MP3播放器具有较长的电池寿命和较大的音乐存储容量,使人们收听音乐的时间更长更连续,损害可能会更大。

  音乐本来是听之悦耳的旋律,但有些所谓音乐已失去规律和节奏,变成听起来极不舒服的杂乱声音,就成了噪音。人耳的听觉感受装置(耳膜-听骨-耳蜗)是十分脆弱的,尤其婴幼和少年儿童的听觉更是稚嫩,声音超过80分贝就会感到不耐受,超过90分贝的声音就可能损坏人的听觉能力。

  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音量高达110分贝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造成听力丧失。而目前一些“随身听”的音量可高达115分贝,对发育中的听觉功能怎不是一种威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