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减退还与血液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锌的含量低有关,这些物质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的上皮细胞提供营养。那么我们来看看听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吧。
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们慢慢的听力会逐步地衰退,慢慢地出现听力障碍,比如耳鸣、听力减弱、幻听,甚至会耳聋,这是避无可避的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据研究发现,遗传因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等会决定每个人出现听力障碍的时间是早还是晚。
人体内耳的耳蜗上有众多的毛细胞能察觉声波的振动,从而使人听到声音。这些毛细胞由脑椎基底血管的分支微血管供应血液,如果血液供应中断,毛细胞就会死亡,从而出现耳聋。耳部微血管的直径很小,长期食用高脂肪饮食,可使血脂升高,血脂不仅会沉积在血管壁,使微血管变细,还易阻塞微血管,导致供血不足。由此导致微循环障碍,使听觉感受器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完全中断,还会出现突发性耳聋。也可以说,耳聋是老年人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及动脉硬化的先兆,因此耳聋的出现要比其他症状出现早半年至一年。
预防老年性耳聋的过早发生,少食高脂肪食物应首当其冲。老年人平时应少吃些肥肉、蛋黄、芝麻等,烹调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少用动物油,可选择易消化的新鲜蔬菜、瘦肉、豆制品,平时应多吃些水果,力戒烟酒。
研究人员发现,听力减退还与血液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锌的含量低有关,这些物质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的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含β-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羽衣甘蓝和菠菜等;含锌丰富的食物有酵母、花生、牡蛎、贝类和奶制品等。另外,镁元素的缺乏也可导致听力减退。噪音能使耳动脉中的镁减少,从而影响动脉的功能。所以经常接触噪音的人常补充含镁的食物以提高听力。含镁丰富的食物有谷类、豆类、绿色蔬菜、蛋黄、牛肉、猪肉、河鲜产品、花生、芝麻、香蕉、豆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