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其它疾病 > 耳硬化诊断依据

耳硬化诊断依据

2015-02-1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耳硬化症的典型组织病理学改变为骨迷路原发性灶性海绵状变性,我们一起看看如何诊断它。

   诊断依据:

 
  1.病因不清。进行性听力减退,伴耳鸣。多发生于青春期,先发于一侧,怀孕期加重。可有韦氏误听,或有轻度眩晕。常有家族史。
 
  2.检查:鼓膜较薄或正常,可以Schwartze征(透红征),咽鼓管通畅。
 
  3.早期为传音聋,听力曲线以低频下降为主,中期曲线平坦,骨导曲线有Carhart切迹(Y切迹),晚期为混合性聋。Gelle氏试验阴性。
 
  4.声阻抗测听法显示声顺降低,鼓定曲线呈As型,镫骨肌反射消失。
 
  5.乳突X线摄片显示气化良好,X线多轨迹断层摄片可显示骨迷路壁硬化源。
 
 
  误诊误治的原因
 
  误诊与误治多因病史询问或检查不全时发生。
 
  一、鼓膜完整的耳疾误为耳硬化症
 
  1.单耳感音神经性聋,电测听中“影子骨导”与气导听阈差超过30dB,忽视骨导偏向及患耳绝对骨导(Bing试验)测试,而认为有手术指征。
 
  2.分泌性中耳炎或胶耳,术前未检查鼓室压力及咽鼓管功能,就决定手术探查。
 
  3.先天或后天性听骨链固定或中断、内耳发育畸形、原发性胆脂瘤等都可因鼓膜紧张部完整,电测听为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而按耳硬化症治疗。
 
  二、耳硬化症被误为其他耳疾
 
  1.因早期Carhart切迹或晚期高频骨导下降诊断为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采用针刺、神经营养药等治疗。
 
  2.因早期按压耳部或捏鼻鼓气可暂时改善听力,而诊断为卡他性中耳炎,进行鼓膜按摩,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或切开、置管等治疗。
 
(实习编辑:高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