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歌是时下许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业余爱好,朋友聚会、生日PARTY、商务应酬,总免不了到KTV高歌一曲,在小高的朋友圈里,他就是名副其实的“麦霸”,可以连续唱一个多小时不用休息,还喜欢和朋友飙歌,专挑高音多、有难度的歌。近日,在与朋友连续唱了6个小时后,小高发现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过一段时间能说话了却变成了“公鸭嗓”,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声带上长了个突起物。对此,“不少年轻患者,一唱就是好几个小时,中场休息还喜欢喝一些冰饮,这是非常不好的,“嚎”一两个小时下来,就可能导致韧带粘膜充血、水肿。这时候再喝几口冰饮,血管遇冷收缩,阻碍血液流通,会加重喉部粘膜水肿甚至导致失声的情况。几个月下来,就可能发展为声带息肉。声带息肉的早期表现就是声音嘶哑,如有出现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声音嘶哑症状就需引起重视,到医院就诊“。
在喉的内部,有两条各长1.5厘米的声带,作为发声的振动装置。当正常说话时,人的声带每秒振动几百次,而唱某些高音时则达到1200次。若用嗓时间过长,声音过大,声带摩擦过度就会使声带黏膜充血、水肿,引起急性声带炎,说话时便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痛等症状,此时只要少说话、多休息,声带就会慢慢恢复。但继续扯着嗓子说话或大声喊叫,水肿的声带就会形成小结,长成息肉。一旦形成息肉,就只能进行手术切除。
声带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之一,多由于发声不当或用声过度导致声带局部水肿,反复加重,而形成息肉。孙彤指出,声带息肉并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而是有个变化的过程,“有声音嘶哑病史的人很容易患上声带息肉。一开始的症状是患者因用声过度引起声音嘶哑、发声易疲劳,声带可能仅局部水肿;如果此时立刻禁声,或减少说话,并及时去耳鼻喉科看诊、做雾化、使用消肿的药物,就不一定会发展成声带息肉。”但孙彤表示,在门诊中,确诊为声带息肉需要动手术的患者大都在出现声嘶症状的初期没有及时就诊就医。“因用声过度或不当导致的声音嘶哑,若禁声无好转,一定要及时看,不要以为声音哑了只是种炎症,唱久了也就没什么问题了、过两三天或者一个礼拜都不好也不管它;时间长了,这样可能形成声带小结;若持续发展,声带小结可能会转变为声带息肉。值得一提的是,声嘶后我们建议禁声,而非小声说话(耳语),因为耳语亦可加重声带水肿。
(实习编辑:沈富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