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水痘、诺如病毒防治小知识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4岁以内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手足心可见皮疹,先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即转为水疱疹,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
有不少家长反映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映,现在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该如何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又该如何做好护理的工作。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从出疹前12天到皮疹全部结痂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腔飞沫经空气传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用具等传染。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一般幼儿园、学校或家庭内传染较多,感染率为90%。一般来说,凡是没有得过水痘的人都容易患水痘,但十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传染,占发病总数的90%以上。因此,小学和幼儿园应特别注意预防水痘暴发流行。冬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家长应注意预防。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4岁以内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手足心可见皮疹,先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即转为水疱疹,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
对于血清学检查诊断急性细小病毒B19感染的孕妇,应该以系列的超声检查监测有无胎儿贫血的发生。应该以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因为这项检查已成为准确预测胎儿贫血的方法。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导致孩子患水痘的真凶,这种病毒的特点是能潜伏在人体内,然后复发感染。平均潜伏期为14-16日,部分潜伏期区间范围可为10-21日。
风疹病毒不高于4.0lgCCID50/孔时,水痘病毒在MRC-5或2BS细胞中产生的蚀斑形态发生微小改变,但蚀斑数量与完全中和风疹病毒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目前无治疗水痘的特效药物,预防感染唯一的手段是接种疫苗。鉴于患者出疹前2天即有传染性,隔离患者仍不能完全防止水痘的传播,故还应考虑应急接种疫苗是阻断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继续发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