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收集了2015年度在全球重要顶尖杂志上曾经留下痕迹的重大事件与进展,精心挑选了最突破性的十大进展,这些进展在未来的2016年旅途中仍将深刻地影响着临床治疗与科学研究。
1抗疟还在路上
2015年10月5日,中国
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此同时,全球的抗疟研究仍在继续——另一种青蒿素衍生物Artefenomel的出现弥补了青蒿素治疗中耐药、药效渐低、来源不足的问题;第一支抗疟疫苗RTS,S/AS01将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有实验证明,在
干细胞中缄默某些基因使红细胞不表达CD55,可以阻止疟原虫进入红细胞。
Lancet2015;386:31-45
Science2015;348:711-714
2Ebola疫情
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分别于2015年9月3日、11月7日、11月19日宣布已消除境内的埃博拉病毒。据WHO报道,迄今已有约28000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并有超过11000人死于此疾病。此次疫情爆发为世界各国及各国际组织敲响了警钟,为更好地应对此类事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LancetVol386November28,2015
LancetInfectDis2016;16:e1–9
3消除结核雄关漫漫
目前,全球结核病的首要任务已从控制转为消灭,所以我们需要更迅速的诊断方法以及更短的治疗周期。FDA先前批准的bedaquiline和delamanid是近40年来、继
利福平之后第一次批准使用的抗结核药物,目前的临床试验证明其在耐药性结核中疗效较明确,是否可以作为一线药物用于药物敏感性结核仍需临床试验证据;新的结核治疗方案MPaZ(moxifloxacin,pretomanid,andpyrazinamide)在第二阶段的临床试验中被证明可大幅缩短治疗周期,预计将于2016年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
LancetInfectDis2015;15:1193–202.
JClinMicrobiol2015;53:2781–84.
4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发表于Lancet的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表明,对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的病人早期使用为期7天的泼尼松治疗可缩短病人达到临床稳定状态的时间,并不伴有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Lancet2015;385:1511–18.
5中国跻身P4俱乐部
中国正式跻身“P4俱乐部”。2015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在武汉竣工,这是我国首个即将运行的P4实验室,该实验室建成标志着我国病毒学研究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2015年,在美洲发生的基孔肯雅热病例超过170万例;在印度,已有超过27000人感染H1N1,并造成逾1500人死亡。
7噬菌体疗法治疗细菌感染
随着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日渐严重,一项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已在法国、瑞士、比利时进行其第一阶段,目前主要用于烧伤的治疗,将来可能会将适用范围扩展至肺炎、鼻窦炎等其它感染性疾病。
Lancet2015;385:1384-85.
8病毒性肝炎治疗获得重大进展
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今年,AASLD/IDSA发布了新的丙肝治疗指南,提出DAA治疗使得丙型肝炎的治愈成为可能。慢性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的巨大进展,极大地鼓舞了全球对慢性乙型肝炎新药研发的热情,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率先在指南上提出在合适的患者中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目标。
Lancet2015;385:1075–86.
Lancet2015;385:1087–97.
9应对细菌耐药性新策略
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耐药基因的分子检测方法仍然是应对的重点。一篇发表于lancet综述性文章中提出了最小化耐药性的四大策略:严格的抗生素管理以保持其效能、尽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到2020年前开发和批准十种新型抗生素、保证新药资金来源的通畅性。
LancetInfectDis2015;15:758–60.
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2015;59:5967–75.
10HIV治疗的最佳时机再次前移
根据现有临床试验结果,WHO此次将HIV开始治疗的时机从“CD4计数为500cells/mm^3”修改为“诊断后立即进行治疗”;并呼吁所有具备足够风险的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而不是某些特定人群。
Nature2015;5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