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EV71疫苗面世:再也不用担心手足口病了吗?

EV71疫苗面世:再也不用担心手足口病了吗?

2018-07-29 来源:中国病毒学论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甚至能导致死亡。

 最近各大新闻媒体都挂出了EV71疫苗面世的好消息——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啦!慢着,严格来说,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儿。


有点儿遗憾,暂时只能对付一种病毒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甚至能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是个庞大的团伙,病毒种类多达几十种,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EV71型病毒感染是引起严重病例及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因,如最近在香港地区爆发的疫情;中国2008和2009年出现的大面积暴发的主要病因既有EV71病毒也有柯萨奇A16病毒。目前无针对手足口病的有效性治疗药物。
 
2015年12月8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世界首个EV71型病毒疫苗的生产注册申请。此次疫苗成功面世,是科学对抗手足口病的一个重大进展,对世界范围内的儿童来说也是一个大好消息。不过,此次研制出的疫苗是专门针对EV71型病毒的单价疫苗,无法预防由柯萨奇A16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这也就意味着,尽管接种了EV71疫苗,小孩子们依然有患手足口病的可能性。妈妈们可不要大意哦。
 
有关手足口病疫苗研发更多的问与答

1、研制过程中的主要突破点何在?采用了何种关键思路或技术?
 
(1)生产技术方面:分离出适应于人二倍体细胞基质培养的毒株,在国内外无同类疫苗研发上市并缺乏相关标准品的情况下,突破了疫苗人二倍体细胞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工艺体系以及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体系。所采用人源细胞,能够降低异源核酸和蛋白引起的不良反应率,有效保证疫苗在儿童群体中使用的更高安全性。
 
(2)动物模型方面:利用与人类亲缘性更近的灵长类动物,建立了EV71感染恒河猴婴猴动物模型,在初步廓清EV71病毒感染致病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用于疫苗毒种及疫苗制品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评价;完成了疫苗对不同基因型毒株的交叉保护效果评价。
 
(3)研制思路方面: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相辅相成。整个研发过程中,通过进行对EV71致病机制、疫苗相关免疫反应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全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从技术和理论研发源头确证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为疫苗的人体试验提供更为详细的数据支撑。同时,借助临床应用契机,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阐述疫苗应用后的生物学表现,为进一步证明疫苗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2、此次的疫苗只针对EV71病毒,其他致病病毒(如CoxA)现阶段有无对抗措施?相关疫苗的研制进展如何?
 
现阶段针对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其他致病病原均尚无有效的治疗、预防手段。针对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病原的相关疫苗研制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3、新闻通稿中提出保护率可达97%,是否可以展开说明一下吗?该疫苗的安全性如何?
 
在12000名受试者中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表明,本疫苗对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率达到97.3%。该疫苗在III期临床试验过程中,均未观察到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及一般的不良事件。与其他疫苗类似,本疫苗在接种后会引起注射部位轻微疼痛和发红,偶见轻度发热症状,这些均属于免疫接种中的正常现象,不需要对症治疗,可自行缓解。由于本疫苗尚未在免疫低下或者免疫缺陷人群中进行评价,因此疫苗对这部分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4、是否会推进适龄儿童的全面接种?
 
手足口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的生命健康,尤其2岁以下患儿的致死率较高。该疫苗上市后会推荐适龄健康儿童接种,但同时如上所述“本疫苗尚未在免疫低下或者免疫缺陷人群中进行评价”,因此推荐这部分人群慎用疫苗。

5、手足口病病毒似乎是一个多源的病毒族群?这些自身的变异性如何?是否会像流感病毒一样频繁变异,使抗体失效?
 
有许多种病毒感染能够引起手足口病,但是尚无直接证据表明这些病毒会出现类似流感病毒样的、抗原性明显变异导致原有疫苗免疫产生抗体的失效现象。这类病毒本身的生物学结构决定了它们的变异程度的有限。另外,我们的实验证实,本疫苗在人体中所诱导的中和抗体,能够有效地中和不同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EV71毒株。
 
6、政府不提供免费疫苗,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本品目前只针对引起手足口病中的一种最重要的病原具有保护效果。尽管近13000人的I、II、III期临床试验已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在大规模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持久保护效果,尤其是一些罕见(发生率0.01-0.1%)和极罕见(发生率<0.0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尚不能确定;与其它疫苗同时使用的研究,以及疫苗使用后的间接保护效果等相关研究等也未开展,因而尚不具备将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充分条件。但随着该疫苗在人群中的应用,相关数据的积累,该疫苗将可能在一定时间内纳入国家计划免疫。

7、有新闻报道,称疫苗已经在2013年就研制成功,但到现在才上市,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在2013年年初完成了全部I、II、III期临床试验,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申报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但由于其为国家I类新药,国内外均无可对照及参考的数据支持。本着慎重严谨、科学认真的态度,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针对该疫苗的研发特点及监管需求,组织协调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建立由中检院、药审中心、核查中心及中国疾控中心等多个单位参加的工作机制,根据产品研发和注册进展情况,组织数十次工作协调会、专家论证会和学术研讨会,并邀请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参与,共同对该疫苗的试验方案和临床数据进行研讨,认真分析疫苗研发和评价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深入开展产品质控研究、比较研究和标准化研究,准确、高效完成临床血清样品和病原学样本的检测;指导研发机构完善关键性指标和风险控制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促进和加快EV71疫苗研发和注册进程。整个过程耗时长达近3年,积极配合食药总局完成了上述工作,于2015年12月3日获得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正式进入商业化生产。
 
8、相关研究课题全国有多少个?各自有什么重大进展吗?
 
相关研究课题全国至少有三个,其中两家和我们进度相差不多,均已完成全部临床试验,申报生产注册,等待国家食药总局的批准。
 
9、根据公开报道,2014年上海巴斯德所研制针对EV71和CA16的双价疫苗,已通过三期临床;如成功上市,是否会比此次的疫苗更具优越性?
 
据我们所知,目前针对EV71和CA16病毒双价疫苗的研究工作均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并未申报临床试验,国家也未批准进行这个双价疫苗的临床试验。从理论上讲,双价疫苗要比单价疫苗优越一些。但是在研发CA16疫苗的过程中,目前尚有一些基础问题尚未解决,这也是使双价苗研发滞后的主要原因。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