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滋病病毒预防药物不必每日服用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有感染艾滋病风险的男性,在
性交前后服用预防性药物比每天服用来对抗艾滋病病毒更有效。
研究结果为所谓的暴露前预防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也就是熟知的PrEP,在男同性恋社区十分普及。“我们的研究为男同性恋者提供了一种选择。他们可以在日常或需要时实行PrEP治疗。”首席作者、巴黎第七大学
传染病学教授Jean-MichelMolina博士说。然而,研究人员强调,PrEP并不能保证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必须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来提供保护。在研究中,有两名提供药物治疗(特鲁瓦达)的参与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为他们没能遵循指导。
该研究于12月1日在世界艾滋病日这一天发表在了《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
特鲁瓦达(Truvada)是两种
抗病毒药物的合成,通过防止病毒在目标细胞内复制来阻止艾滋病病毒的感染,Molina说。该药物的使用量在过去的几年里飞速增长。自2012年以来,在美国有22000人使用PrEP,这个数字在近几个月显著上升。问题是:如果他们不采取建议的每天服用药物,能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毒感染吗?这项研究开辟了一种新的选择——如果知道自己性活跃,那么在存在风险的性行为之前和事后服用药物。
在法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安排了199名参与者服用该药,另外201名服用安慰剂。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男性同性恋和双性恋,且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很高,他们被告知在进行性活动前的24小时内以及事后服用药片。参与者以中值1个月15次而非平均值的频率服用药物,然而分析结果表明,只有43%的参与者正确的在接近性行为的时间服药,其余的没有服用足够的剂量或根本没有服药。在过去的中值9个月,有16名男子感染了艾滋病,其中包括2名是分配到实际用药的人。这2人似乎没有遵循指示:一个在随诊中返回了所有的60个药片,另外一个返回了60个中的58个。在被诊断为艾滋病毒感染时,研究人员在他们的体内找不到药物存在的迹象。研究人员计算出服用该药物降低了82%或86%的感染风险。服用该药的参与者确实比服用安慰剂的人有更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8%比1%),腹痛(7%比1%)。然而,Molina形容这些症状为轻微的症状,且没有人因为副作用而停止服用药物。
研究结果的意义是什么?“他们给那些不经常使用安全套的人另外一种选择来保护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Molina说。“这让高危人群将预防方法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不必依赖于他们的伴侣是否使用安全套。”临时性使用PrEP能帮助用户节省费用。如果日服,该药一个月的花费为1300美元。
艾滋病研究员JuliaMarcus,是北加利福尼亚凯萨医疗机构研究部门博士后研究员,她警告说,按需式的PrEP治疗对某些人群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方式。“虽然在性行为前后按剂量服药对一些患者有效,但研究中少于一半的参与者是按指导使用PrEP的。每日给药对于一些患者比计划性的在性行为前后更加容易。”至于下一步计划,据Molina称,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方法使用PrEP,比如通过插入体内的凝胶、
阴道环、注射和植入。
2.革命性艾滋病抗病毒疗法已在来的路上最快5年上市
在传统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感染者每天需要服用三种药物。现在,一种革命性新疗法已在来的路上,感染者只需每个月或者每两个月注射一次药物便可收到相同的治疗效果。这种新疗法是英国
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和美国强生公司一项新研究的成果,最快可在5年内上市。
根据葛兰素史克和强生进行的新研究,患者只需每4周或者每8周注射两种艾滋病毒抑制药物便可收到治疗效果,所能减少的病毒数量与“一日三药”的传统疗法无异。艾滋病毒学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能够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艾滋病。在美国,艾滋病毒的感染者人数估计在120万左右。如果感染其他一些病毒,人体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摆脱病毒,然而一旦感染艾滋病毒,便终生携带。
当前的一些艾滋病抗病毒疗法能够大幅减少血液中的病毒数量或者说降低病毒载量。不过,每天坚持治疗的难度超乎我们想象。艾滋病毒感染者必须每天服用多种药物,坚持用药面临很大难度,更不用说保证自己能够获得这些药物了。新疗法的优势便体现在这里,感染者只需每4周或者每8周注射一次即可。
新疗法涉及的两种药物分别是cabotegravir和利匹韦林(rilpivirine),前者由GSK、辉瑞和盐野义的合资公司ViiVHealthcare研发,有药片和注射剂两种形式,用于抑制和预防艾滋病毒感染,后者由强生研发,2011年以药片的形式获得批准。现在,研究人员正密切观察cabotegravir辅以利匹韦林的实验性注射疗法的疗效。
此项研究为期96周,不久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是一项临床试验的组成部分。现在,临床试验已经完成了大约三分之一。根据目前的观察发现,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每4周或者每8周注射一次所能收到的病毒抑制效果与传统的口服治疗不相上下。与每8周注射一次或者口服治疗的患者相比,每4周注射一次的患者出现更多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注射部位附近疼痛。尽管取得可喜的研究发现,但这种新疗法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才能获得批准。不过,强生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这种注射疗法有望在2020年之前上市。有报道称这种二合一型注射剂仍面临一些障碍,例如注射的剂量过大,需要医生协助;注射剂必须冷藏,对那些生活在温暖气候区但没有冰箱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件麻烦事。
3.美科学家发现神奇蛋白可调节HIV感染性
全世界有近3700万人携带艾滋病病毒(HIV)。当病毒破坏大量免疫细胞,人体便无法对抗感染,进而发展成艾滋病。2014年,共有100多万人被艾滋病夺去生命。过去三年半时间里,一支由美国6所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一直将目光锁定一种蛋白质,希望发现此前未知的秘密。研究显示这种蛋白质能够控制艾滋病毒劫持细胞并开始复制的能力。这一发现为研发潜在的艾滋病毒抑制疗法指出了一个新方向。
研究中涉及的图像,包括与亲环素A结合的艾滋病毒-1衣壳蛋白,亲环素A蛋白的结构以及艾滋病毒-1锥形衣壳的全原子模型。
此项研究由特拉华大学、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国家高磁场实验室和范德堡大学医学院共同进行。研究小组由特拉华大学带队,经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研究发现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研究过程中,他们利用一系列先进设备和技术——包括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分光术和电脑分子模拟——在个体原子移动层面分析艾滋病毒与宿主细胞蛋白——亲环素A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领导人、特拉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塔吉亚娜·波列诺娃表示:“简单地说,我们发现艾滋病毒的传染性可以被这些蛋白质的移动调节。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调节策略,并不会大幅改变病毒的内部结构。”
艾滋病毒的尺寸只有红细胞的六十分之一,长有一个锥形壳或者说蛋白质衣壳,四周被两个RNA链和复制所需的酶环绕。与任何病毒一样,艾滋病毒入侵宿后最初只进行自我复制,随后才诱导确定的宿主细胞生成新病毒。
艾滋病毒如何入侵细胞?在人体内,亲环素A能够通过与艾滋病毒衣壳间的交互作用加快或者抑制病毒感染,但确切机制仍旧是一个不解之谜。艾滋病毒衣壳蛋白的一部分——亲环素A环——负责与人类宿主细胞的亲环素A结合。一旦结合,病毒通常变为传感性。不过,只要亲环素A环内的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便可导致病毒出现相反行为。在亲环素A存在情况下,病毒变为非传染性;没有亲环素A存在情况下则变为传染性。波列诺娃说:“这种变化被称之为‘逃避突变’,原因在于它们能够让病毒‘摆脱’对亲环素A的依赖。”
为了揭示这种逃避机制,研究小组对结合了亲环素A的不同变种艾滋病毒的衣壳蛋白组装进行检测分析。借助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分光术,他们逐个原子地记录下蛋白组装的移动,时间跨度从纳秒到毫秒,再从十亿分之一秒到千分之一秒。研究小组发现结合区因变异导致的自然发生的移动减少允许病毒摆脱对亲环素A的依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实验对这种移动进行了直接探测,记录下核子磁交互作用的变化。电脑模拟允许研究小组将移动可视化。
衣壳蛋白的某些部分根本不移动或者移动幅度很小,其他部分则大幅度移动,时间跨度也存在很大差异;亲环素A环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区域。波列诺娃指出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这种大幅度移动发生在组装的衣壳中。此外,这种动态活动能够被核磁共振探测到并用电脑进行模拟。她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动态研究中实现实验和模拟之间的定量一致。尤为让我们感到兴奋的是,这是我们对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进行研究时取得的。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引导和研发新的治疗干预手段,例如让小分子充当HIV衣壳的互动者,抑制这种动态活动。”
波列诺娃表示拥有艾滋病毒学、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知识的多样化团队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外,这项研究也得益于国家高磁场实验室的高磁场核磁共振设施。据悉,这支研究小组由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匹兹堡艾滋病毒蛋白交互作用研究中心组织。在安吉拉·格隆恩伯恩教授的领导下,该中心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同时还拥有相关设施,帮助科学家揭示艾滋病毒蛋白质与宿主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
4.HIV新福音:吉利德四合一艾滋新药Genvoya获欧美批准
吉利德(Gilead)是艾滋病(HIV/AIDS)治疗领域的绝对领导者,该公司研发的四合一药物Stribild(E/C/F/TDF)在2012年和2013年相继在美欧2大市场上市后,极大地简化了HIV的治疗程序。本月,吉利德新研发的四合一HIV新药Genvoya(E/C/F/TAF)在美国和欧盟监管方面相继传来特大喜讯:本月5号,Genvoya获得美国FDA批准;本月23号,Genvoya再获欧盟批准:
——美国方面,Genvoya适用人群为:从未接受过治疗的HIV-1成人感染者,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35公斤的HIV-1青少年感染者,以及HIV-1病毒目前被抑制的HIV-1成人感染者。
——欧盟方面,Genvoya适用人群为:HIV-1成人感染者,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35公斤的HIV-1青少年感染者,条件为不存在与整合酶抑制剂恩曲他滨或替诺福韦抗药性相关的任何突变。
在临床试验中,Genvoya(E/C/F/TAF)疗效媲美Stribild(E/C/F/TDF),同时能改善肾脏和骨骼参数,安全性更高,适用人群更广,该药将成为吉利德HIV专营权中的又一员猛将,也是全球HIV群体的新福音。
Stribild(elvitegravir150mg,cobicistat150mg/emtricitabine200mg/tenofovirdisoproxilfumarate300mg,E/C/F/TDF)是日服一次的四合一复方单片,该药由抗病毒药物elvitegravir(埃替拉韦)、emtricitabine(恩曲他滨)、药物增效剂cobicistat及tenofovirdisoproxilfumarate(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组成,于2012年8月和2013年5月获美国和欧盟批准。
Genvoya(elvitegravir150mg/cobicistat150mg/emtricitabine200mg/tenofoviralafenamide10mg,E/C/F/TAF)也是日服一次的四合一复方单片,该药由抗病毒药物elvitegravir(埃替拉韦)、emtricitabine(恩曲他滨)、药物增效剂cobicistat及tenofoviralafenamide(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组成。两者的差别在于TDF和TAF。TAF是一种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在临床试验中已被证明在低于吉利德已上市药物Viread(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十分之一剂量时,就具有非常高的抗病毒疗效,同时可改善肾功能和骨骼方面参数。Viread也是一种新型NRTI药物,目前被广泛用于HIV(艾滋)和HBV(乙肝)的治疗,该药在2014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1亿美元。而TAF有望取代TDF,成为吉利德巩固其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领导者地位的又一利器。
除了Genvoya(E/C/F/TAF)之外,吉利德还有另外两款基于TAF的复方药物正在接受FDA的审查,分别为F/TAF和R/F/TAF。此外,该公司还在研发另一款四合一复方产品D/C/F/TAF。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德在去年底耗资1.25亿美元从Knight制药公司收购买进一张FDA的优先审评券(PRV),这张券在今年7月就用在了三合一HIV复方单片R/F/TAF的监管审查方面,有望使该三合一HIV新药提前4个月获批上市,造福全球艾滋病(AIDS)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