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预防措施 > 看这里!我国首次分离的裂谷热病毒长啥样?

看这里!我国首次分离的裂谷热病毒长啥样?

2018-07-26 来源:中国病毒学论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裂谷热,也称立夫特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也称立夫特谷热病毒(RVF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最早于1931年在对肯尼亚立夫特山谷一农庄羊群做流行病调查时确定。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出血热病毒室从一例输入性患者样本中成功分离获得裂谷热病毒,随后经过其科研团队人员夜以继日,成功获得该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照片,使得我们首次在微观世界看到了其到底长的啥样子。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3日晚间通报,中国确诊一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
 
裂谷热是什么鬼?
 
裂谷热,也称立夫特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也称立夫特谷热病毒(RVF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最早于1931年在对肯尼亚立夫特山谷一农庄羊群做流行病调查时确定。
 
人对RVFV普遍易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组织、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感染;或者通过伊蚊、库蚊、按蚊和其他很多蚊种叮咬而传播;尚无“人-人”传播的报道。
 
目前已有约30多个国家发现该病,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肯尼亚、津巴布韦、赞比亚、纳米比亚、索马里等国家,亚洲的沙特阿拉伯、也门也曾发生暴发疫情。2013年以来,WHO未通报全球范围内有裂谷热暴发疫情发生。在此之前,中国动物间和人间尚无裂谷热疫情报告。
 
中国发现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
 
患者汤某,男,45岁,河南省人,在安哥拉务工。患者于7月14日晚在安哥拉出现发热伴头痛,以及全身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未缓解,于7月21日凌晨乘飞机回国。7月21日晚,患者抵达北京,入境时病情严重,被送往某专科医院隔离诊治。
 
23日上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对患者标本的裂谷热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3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核酸复核检测结果阳性。23日晚,卫计委组织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中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目前,该患者病情危重,正在积极治疗中。专家研判认为,此次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较小。
 
该病例有关情况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香港特区通报。
 
提醒:不食未煮熟的肉、奶
 
一份研究报告表明,裂谷热是一种烈性毒性人畜共患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幼年动物感染后,病死率高达100%。人感染此病后,病死率约为1%,但感染者中有5%可出现综合征、视网膜炎与脑膜脑炎
 
专家称,人感染裂谷热病毒后症状多较轻,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症状。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常采用支持疗法。
 
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08年印发《裂谷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和《裂谷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其中指出了相关预防防控措施:
 
裂谷热预防控制措施
 
(一)由于裂谷热在动物中的暴发先于人间病例的出现,应当与动物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当地的动物疫情信息,为人间疫情的防控提供预警。
 
(二)加强对赴疫区人员以及兽医等高危人群的宣教。
 
对赴疫区人员开展宣教,提高防病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暴露机会,避免与患病动物组织、体液等接触,不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兽医、实验室人员或医护人员在接触染病动物或病人时,必须加强个人防护。
 
(三)加强口岸的动物及人间检疫工作,严防国外染病动物及人间病例输入我国。
 
(四)疫情控制措施。
 
一旦有疫情报告,要立即在家畜养殖场所和人群密集地方,采取消除蚊虫孳生地、药物喷洒等多种措施减少蚊虫孳生,降低蚊媒密度,控制疫情播散。
 
同时教育群众采取个人防护,避免直接与染病动物组织、体液等接触,不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