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预防措施 >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发表寨卡病毒相关研究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发表寨卡病毒相关研究

2018-07-25 来源:中国病毒学论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寨卡病毒病在全球多地流行,可能致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2016年1~2月我国内地发现输入性病例10例,无发生本地传播。

 寨卡病毒病(ZikaVirusDisease)类似于登革热,是经伊蚊传播、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巴西聚集性小头畸形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因怀疑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2015~2016年2月,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寨卡病毒经蚊媒的本地传播。

 
近期《科学通报》及《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分别发表了寨卡病毒相关研究,内容如下,敬请关注▼
 
《科学通报》:
 
2016年我国内地寨卡病毒的输入和传播风险评估
 
涂文校,马涛,李昱,刘起勇,殷文武,洪志恒,李群,倪大新
 
《科学通报》2016(12)
 
寨卡病毒病在全球多地流行,可能致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2016年1~2月我国内地发现输入性病例10例,无发生本地传播。
 
该研究认为:我国将会继续发现输入性病例;6~10月是发生本地传播最有可能的时间;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广西和浙江等省份是最可能发生本地传播的地区,其余有白纹伊蚊的省份有可能出现本地传播,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和辽宁、陕西、甘肃、西藏无伊蚊分布地区,全年均不会发生本地传播。
 
研究还提出了若干防控建议:
 
建议各地继续做好输入性病例的监测;
 
有本地传播风险的地区需加强蚊媒监测,及时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无发现输入病例时布雷图指数控制在20以下,有病例输入时在疫点周围预防性消灭成蚊并将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
 
做好我国赴疫区旅行人员的健康提示,做好个人的防蚊措施,尤其是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区;
 
根据国际疫情和研究进展动态开展风险评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SCIENCECHINALifeSciences)最新发表3篇寨卡病毒相关文章,分别解读了寨卡病毒的传播、临床表现和挑战,寨卡病毒与神经系统发育缺陷(特别是小头症)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报道了输入中国的寨卡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特征:
 
Zikavirus:anewthreatfrommosquitoes
 
prof.sPei-YongShi,Cheng-FengQin;UniversityofTexasMedicalBranch,AcademyofMilitaryMedicalSciences
 
Zikavirusandneuraldevelopmentaldefects:buildingacaseforacause
 
prof.HengliTang,FloridaStateUniversity
 
Isolation,identificationandgenomiccharacterizationoftheAsianlineageZikavirusimportedtoChina
 
prof.sWu-ChunCao,Cheng-FengQin;AcademyofMilitaryMedicalSciences
 
近期ScienceBulletin还将发表关于寨卡病毒溯源的研究,敬请持续关注
 
Origin,disseminationandentryofthepandemicZikaviruses
 
HuiminZhang,SwaminathSrinivas,DefengLi,YoujunFeng
 
Zhejia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UniversityofIllinoi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