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不止福寿螺!感染寄生虫病的罪魁祸首其实是...
摘要:夏日来临,你是否喜欢约上一群朋友们去大排档吃宵夜?又或是出门旅游时,店老板给你推荐炒螺?但是,如果吃的田螺跟你平时吃的外型不太一样,口感也不同……这时你就要注意了!因为有可能你吃的并不是真正的田螺,而是福寿螺!
夏日来临,你是否喜欢约上一群朋友们去大排档吃宵夜?又或是出门旅游时,店老板给你推荐炒螺?但是,如果吃的田螺跟你平时吃的外型不太一样,口感也不同……这时你就要注意了!因为有可能你吃的并不是真正的田螺,而是福寿螺!
最近网上一位网友因误食福寿螺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案例受到广泛关注:
8月2日晚,微博网友@郑一诺er发表微博,讲述了今年二月底在云南旅行期间误食福寿螺导致寄生虫感染的恐怖经历。
案例回顾
据描述,这位网友在饭店吃了4到5只“酱爆田螺”,觉得味道怪怪的。
大概一星期之后开始
腿疼,疼到不能走路,去了好几家医院,抽血化验都显示细菌感染。最后在医院确诊被颅内感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
半年的治疗期内,怀孕的她做了六次腰部穿刺,扎了近300瓶水,因为药物和
激素作用身体变形,被迫放弃了肚中的宝宝。
博主称,回想起当时吃的“田螺”很有可能是福寿螺。此事件仍在发酵之中,具体细节有待多方查证核实。
什么是福寿螺
福寿螺和田螺相似,这几年误食福寿螺导致寄生虫感染事件屡见不鲜。
公开资料显示,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福寿螺不仅会破坏植物生态,还能传播一种叫广州管圆线虫的寄生虫病。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
如果在烹饪的时候未充分加热,线虫容易侵入到人体,特别是能破坏神经组织,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总结来说:田螺尾长,开口小,圆;福寿螺尾短,开口大,椭圆。
其实,容易感染寄生虫的食物,又何止福寿螺,小龙虾、牛蛙、泥鳅甚至是猪肉,都被传有寄生虫,到底哪些食物能吃,怎么吃才安全?
这些食物别生吃
另外,居然还有...泡菜!
如何预防寄生虫
有专家表示:淡水水产携带寄生虫并不稀奇,福寿螺携带寄生虫也很正常,但造成寄生虫病的关键并不是福寿螺,而是加工方式,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
由于福寿螺的螺壳坚硬、厚实,螺口有硬的角质盖子,汤汁很难进入螺肉,螺内的螺旋形构造像迷宫一样,不利于
热量的传导。它的个头本来也比较大,因此不太容易烧透。
因此,只要注意以下几点,预防寄生虫其实并不困难。
1、尽量不生食
无法做到不生食的“吃货们”,一定要注意原材料的来源,身体有任何不舒服的话请尽快就医,并跟医生说清自己吃过些什么。特别是原材料来源不明的醉蟹、寿司等等。
2、彻底煮熟煮透
这是对付寄生虫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法。不管是虫体还是虫卵,都不可能在高温下存活太长时间,只要保证食物煮熟煮透,就可以保证安全。
3、厨房用具生熟分开
特别是砧板和菜刀的使用,要做到生熟分开,否则某些生食上的虫卵或者幼虫容易附着在熟食上进入人体。
4、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一般来说,寄生虫卵都有很好的耐受力,它们能经历较长时间的休眠,直到等到合适的环境再度复苏。这些虫卵可能通过各种渠道附着在衣服、桌面甚至是门把手上,因此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十分重要。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新民周刊
阅读改编前原文请点击屏幕左下角
您可能还想了解: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福寿螺到底能不能吃!
女子误食福寿螺导致流产,还有这些餐桌常见菜也都含有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