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2018-05-09 来源:深圳市崛起第八幼儿园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引起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非常多,得过一次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峡炎,对其中某一种病毒有免疫能力,但对其他病毒没有免疫能力,下次感染其他病毒时仍有可能再次感染患病。

5月开始,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了,

可是,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鬼?不是手足口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当然不是手足口病,他们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是,他们是表兄弟呢。

为什么说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表兄弟?

要怎么区分这表兄弟?

且往下看分解。

手足口病是表哥,疱疹性咽峡炎是表弟吧,那,你们是表哥,谁是表弟?

OK,原来这对表兄弟来源于葬爱家族啊,哦,不,是肠道病毒家族,都是肠道病毒感染的。

目前肠道病毒无特异抗病毒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尤其警惕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

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以下这几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如何识别重症手口足?

1、高热持续不退(体温在39℃以上,服退烧药后体温下降不明显);

2、精神差,嗜睡,昏迷、烦躁不安等精神状况改变;

3、肢体抖动,瘫痪,抽搐;

4、循环系统异常: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等;

5、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口唇发青等。

得过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还会再得吗?

依然有可能会得。因为引起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非常多,得过一次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峡炎,对其中某一种病毒有免疫能力,但对其他病毒没有免疫能力,下次感染其他病毒时仍有可能再次感染患病。

接触患儿的唾液会传播吗?

会。如上图,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会通过粪口、飞沫、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还会再得手足口病?

依然有可能会得。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非常多,常见病毒是柯萨奇病毒A16(CV-A16)和EV71。

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对CV-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

得过手足口的儿童还要接种EV71疫苗?

如果以前得手足口病是由EV71引起的,无需再接种EV71疫苗。

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或没有病原学诊断结果,可以接种EV71疫苗。

接种EV71适龄儿童是几岁?

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重要手段。具体如下:

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

2、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

3、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

4、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

5、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

温馨提示

爱卫生、勤洗手

是预防肠道病毒的最简单的方法

学下面的六步洗手法

教你的小朋友认真洗手吧

手足口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时,怎破?

1、健康监护:

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员应密切留意其身体状况,学会“二摸”和“二看”法。

“二摸”:摸患儿额头是否高烧,摸皮肤是否发冷。

“二看”:看患儿是否精神萎靡不振,看肢体是否颤抖抽搐。

如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儿送至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2、居家消毒: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3、做好隔离: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